第(1/3)頁 1900年7月29日,明媚的夏日陽光讓柏林氣溫升到了26度。主干道之一的克尼格雷茨大街,四輪汽車和四輪馬車往來穿行。隨著叮叮當當?shù)那宕噔徛暎瑵M載市民的有軌電車駛過街道上的鐵軌,直奔下一個車站。 熱鬧的大街上,德意志帝國秘密警察李斯特·奧布萊恩正在執(zhí)行任務。雖然從事并不普通的職業(yè),李斯特秘密警察卻有著普通德國人常見的容貌。消瘦的身材,直愣愣的五官,兩撇胡子。一身德國普通市民常見深藍色服裝的李斯特,慢悠悠跟在向南行進的目標身后。 根據(jù)任務文書中所引用的入境記錄,目標對象叫陳韶,男性,20歲,來自華夏。 從背后看,陳韶的頭發(fā)濃密黑亮,寬肩細腰。與街道上細桿般的德國人大不相同。陳韶身穿灰色大格子外套,很不容易跟丟。 陳韶停下腳步,秘密警察沒有隨之停下,而是用很自然的步伐放慢腳步。兩人越來越近,陳韶的容貌看在李斯特眼中更加清晰。陳韶側(cè)臉的輪廓相當柔和,皮膚光滑細膩,胡子刮的干凈。全然是東方人的特有感覺。如果不是個頭高挑,陳韶看上去和德國中學生一個年齡。 陳韶收回目光繼續(xù)向南前進,李斯特順勢停在石碑前看了一眼。身為柏林人,秘密警察李斯特從未注意過這塊石碑上有什么內(nèi)容。目光掃過,就見石碑上刻著‘1866年7月3日,普魯士軍隊于克尼格雷茨戰(zhàn)役中擊敗奧地利。’ 克尼格雷茨戰(zhàn)役與克尼格雷茨大街,這條街的名字竟然是這么來的。一時間,秘密警察李斯特心中竟然因為這些稍顯模糊的字跡而生出些許感慨。 等秘密警察從小小的歷史感悟中回過味來,再抬頭看去,陳韶不見了。 難道是這小子轉(zhuǎn)回去了?秘密警察轉(zhuǎn)回頭看去,視野中沒有灰色大格子外套,映入眼簾的是克尼格雷茨大街北方盡頭勃蘭登堡門的宏大身影。 既然北邊沒有目標,那就定然還在南邊。秘密警察加快腳步向南,經(jīng)過沒多遠的陽光咖啡館,就見靠街的玻璃窗內(nèi)竟然坐著陳韶。這小子剛脫下外套,正往座椅靠背上掛。 此時直接停下腳步,未免太顯眼。秘密警察只能繼續(xù)向前走了一段,橫穿馬路到了街對面。在報攤上買了一份報紙,暫時瀏覽起來。 報紙頭條是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德國展覽館人潮洶涌,觀眾如潮。接下來是世界博覽會同期舉行的1900年巴黎奧運會中,德國又贏得一枚金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