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時辰已不早, 楊帆把小豆丁交給丫鬟,轉頭對著程處默幾人說道:“時辰將至, 某也不再多言,各位兄弟多多保重,等凱旋之時, 咱們再飲酒歡聚?!? “議善兄弟多保重, 這邊有兄弟們看著,請放心。”程處默幾人一臉嚴肅的保證。 楊帆點了點頭! 看著楊帆身后的一眾親兵, 武媚娘上前一步嬌聲道:“你等皆是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護衛, 也是楊府的一份子, 此行作為夫君的親衛, 妾身拜托諸位好生保護夫君;” “戰場兇險,若是各位有什么不測和意外,你們的父母將由楊府養老送終,你們的妻兒也由楊府庇佑培養,若違此誓,必受天打五雷轟?!? 雖然武媚娘娘不是楊帆的正妻,但卻是掌管著楊府的一切大小事務。 而且武媚娘向來一言九鼎,這番表態算是給一眾親衛吃了一個定心丸。 楊府仁德親厚,眾所周知。 無論是楊帆,亦或是武媚娘等人, 對待仆人從不苛刻,更不用說他們這些護衛了。 “諾,請夫人放心。”一眾親衛轟然應聲, 聲音如雷貫耳。 通過層層測試的護衛總共也只有90幾人, 此次出征,楊帆選了五十人由王孝杰帶著一同前去。 看著這群雄赳赳,氣昂昂的侍衛, 楊帆豪氣頓生,朗聲道:“出發!” 踏著整齊的步伐,眾護衛轉身大步簇擁著楊帆往駿揚坊行去。 如果說這些人屬于楊帆的貼身侍衛,那么駿揚坊中剛訓練成型的500名新兵蛋子則充當楊帆的近衛軍。 此次征戰,則是對這群新兵蛋子血與火的考驗。 當然,這群新兵并不是保護糧草安全的絕對主力。 因為還有一支3000人左右的右衛大軍等待楊帆去接收。 說到右衛,就得提到唐朝的軍制。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府兵制,這是一種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兵農和一、寓兵于農的軍制。 府兵制把天下各地設置軍衙若干,各軍衙的府兵由各地軍府從所在州縣的農民中挑選。 年滿十六入役、五十免役,農忙在家生產、農閑時訓練。 府兵服役時需要到輪流番上,其實就是輪流參與京畿的保衛任務,參與保衛工作的人府兵能夠減免賦稅。 而府兵則由軍衙管轄,不過軍衙只是管理府兵的日常訓練, 既不能統領府兵,也沒有戰時指揮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