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眾人的感恩與頌德,楊帆用半個時辰才把這群熱情的人勸散。 雖然心情舒爽,卻也讓楊帆感到自己的責任更重了一些。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能夠幸運的穿越到這個時代,想來不可能只是讓自己醉生夢死的活著。 當楊帆有些心思忡忡的來到玻璃作坊外,此時工坊的工人都已經回家吃午飯,顯得有些安靜。 琉璃作坊的工人都是經過楊帆嚴格篩選的,大多都是自己食邑下的村戶。 只要被選中,都可以分到楊家坪的一套住房,所以這些人幾乎都是拖家帶口過來,當然這是楊帆要求的。 他并不想讓玻璃工藝這么快流傳出去,起碼在掙夠世家、富戶的銀錢之前沒有這個打算。 因此,即使是琉璃作坊的工人,都是嚴格分工,核心技術只有王玄策知道。 剛到作坊門口,王玄策、楊來福等幾個核心都在,楊帆微微一笑開口道:“伯福、玄策……都在呢?辛苦了,怎么不在里面等,外面怪熱的。” 幾人笑呵呵的迎上來,知曉自家公子并不太注重表面的禮數。 隨意的行了個禮后,楊來福便笑道:“公子,這點太陽算什么,也不辛苦,比起下田種地,可是輕松了百倍,如今大家在工坊里很少曬太陽,皮膚都白了好多,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們工坊全是讀書人呢!” 這么一說,頓時讓王玄策以及后面的幾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隨即隨聲附合著。 萬事開頭難,雖然這些日子屬于摸石頭過河,事情有些繁雜,但比起干農活來,確實輕松了不少。 王玄策深有感觸,以前與妹妹風餐露宿、節衣縮食,為的就是提前趕來長安參加明年春闈的科考。 患了腸癰后他萬念俱灰,還以為自己會挺不過來,如今不僅治好了腸癰,甚至還被委派負責如此重要的項目,讓他感覺如同身在夢中。 他心里早就決定對楊帆效死一生,這點辛苦又算什么。 見到眾人如同虔誠信徒的祟拜眼神,楊帆沒有再說什么客套話,直接讓他們帶自己進入琉璃作坊。 粗略參觀了一下生產線,這才在王玄策以及楊來福的引導下來到工坊倉庫內。 最先印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陳列的梳妝鏡。 這些梳汝鏡的架子都是經過木匠精心打造,并用各種箔紙粘貼而成,配合著玻璃顯得古樸而優雅,看起來很有檔次。 古代的這些工匠手藝真是不錯,不管什么樣式,都讓楊帆很滿意。 見到成品沒有問題,楊帆對著王玄策問道:“這些琉璃產品一天可生產多少?” 王玄策毫不猶豫地回答:“琉璃生產供應充足,反倒是配套的框架趕不出來,每天可以生產成品一百副左右。” 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以這樣的速度倒也勉強能跟得上,反正他的計劃是在重陽之前開業,而且是限量出售,倒不需要大量生產。 得到楊帆的肯定,王玄策欣喜的同時有些擔憂,這不禁讓楊帆有些疑惑: “玄策,是不是有什么事?這可不像汝的行事風格?” 王玄策這才徐徐道來,原來,居然有人想收買琉璃作坊的工人套出作坊內的秘密,甚至還有人喬裝偷偷溜進作坊。 要不是這些工人都忠心無二,主動匯報,以及作坊安保及時發現,可能就被這些人得逞了。 這讓楊帆有些驚訝,沒想到還沒有開售呢,就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家伙給盯上了。 楊帆頜首思考了一會兒,開口道:“卻是某疏忽了,這里的護衛得加強,楊家坪進出口也要安排護衛把守,對來往人員進行篩查;這事某會與仁貴商量,不過作坊既然已經進入正軌,這里的事務以后就交給福伯管理吧。” 雖然這都是王玄策的心血,但他并沒有提出什么意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