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孔穎達沉吟了半響,一會兒愁苦一會兒搖頭,楊帆知道,他顯然看出了這對聯的奧妙,但并沒有對出。 此時的許章也有些抓瞎,撓頭懊惱,視線不由又回到了池塘之中,看到池塘中的荷花,眼睛瞬間一亮,隨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大家不禁疑惑,難道許章這么快就能對出應景的下聯?不愧是長安青年才俊領頭人之一。 當然,正所謂文人相輕,也有不相信的。 懷疑的當然是與許章才華相差不大的才子。 而相信許章能對出下聯的,當然是他的一些親朋好友以及了解他才華的人。 看到許章的神情,武媚娘幾人又變得有些緊張,也許是關心則亂,根本沒有注意到楊帆還是一臉輕松寫意。 這倒不是楊帆不相信古人的智慧,而是他出的這個聯可是千古絕對,況且他剛才還在這些對聯之前又加了難度,那就是——應景。 因此他不相信有誰能夠在如此短時間之內寫出應景的下聯。 想來那許章即使有了下聯,最多也只是得了一個應景而已,應該沒注意到這對聯之中所埋的陷阱。 果不其然,許章頭顱高昂,一臉自傲地大聲道:“水種柳下荷……” 隨后還牛皮轟轟的故作姿態,抱拳向楊帆感謝道:“還得感謝忠義伯剛才一指,此下聯也取自荷塘。” 說完不再理會楊帆,一臉倨傲的等待著眾人的贊揚。 有些看出楊帆對聯陷阱的才俊一臉揶揄,但更多的卻是那些看不出這對聯陷阱的才子。 一聽到許章工整、應景的對出了下聯,不由紛紛叫好。 沉醉于眾人夸贊而又自我感覺良好的許章并沒有發現,有好些人人看向他的眼神滿是嘲弄。 享受了眾人的歡呼與贊譽,許章瀟灑自如,一臉紳士地對著孔穎達鞠了一禮道:“學生對聯已經說出,請先生給予評判。” 見到兒子現在還沒有反應過來,許敬宗暗暗一嘆,眼神有些復雜的看向了楊帆。 這根本就是一肚子壞水的小子,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他。 而孔穎達卻暗暗搖了搖頭,對于這個自己曾經看好的后生才俊有些失望。 這個許章才學是有,只是太倨傲了一些,以為對方只是一個長安人人稱道的棒槌,就放松了警惕。 想來,以他的才學與機智,雖然不一定能對出應景的下朕,但也不會看不出這上聯的陷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