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十四章里應外合,謀取兗州 徐州。 兩個月的激戰,曹軍勢如破竹。 說起來這征討徐州的一戰,曹操既有斗志,又有謀略,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反觀陶謙這邊,論起治理州郡是一把好手,可真打起仗來,跟曹操比差得遠呢。 正面剛不過,那就只好堅守城池。 畢竟郯城城高、護城河又寬,曹操再厲害也不能跳過護城河,也無法飛躍城墻。 陶謙倒是心寬體胖… 可是,此時此刻,如果說陶謙不擔憂,那絕對是假話。 他的前屬下劫掠了曹家的車隊,將曹家的家眷屠戮殆盡,這要破了城,保不齊就是“血債血償”… 絞盡腦汁,陶謙一邊堅守城池,一邊派出使者突圍而出,四處求援。 …… 反觀曹操這邊。 連連的大捷,卻讓他絲毫都高興不起來。 將郯城團團圍住,他才發現,這個城池太高了,他手下的青州兵、虎豹騎擅野戰不善攻堅,即便是全力以赴攻下來,必定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更何況,陶謙手下有一支丹陽兵,極擅長守城作戰,也給曹操造成了不少的困擾… 除此之外,不知為何,曹操總感覺徐州地界始終有一股阻力,這股阻力是什么?卻又說不上來…總之,即便是連戰連捷,可讓曹操覺得形勢依舊是不容樂觀。 照著目前的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完全攻下徐州,怕是要遷延日久。 為此,曹操的眉頭緊緊的皺起。 遲則生變哪! 可不能被拖住了,曹操還擔憂著兗州的局勢,生怕應了易小天那一則不妙的預言。 “必須得迅速的攻下徐州呀!” 曹操喃喃自語。 此時此刻,整個大帳內的氣氛無比的冷峻。 “孟德,要不強攻吧!”夏侯淵提出了建議。“這陶謙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做縮頭烏龜,這郯城內又糧草充足,足夠堅守個兩三年,若要破城,只能強攻了。” 唔,強攻。 曹操搖了搖頭,強攻的代價太大了,現在他的實力還承擔不起。 隨軍出征的軍師戲志才也是搖了搖頭。“即便是強攻也未必就有必勝的把握,丹陽兵野戰能力不強,卻極擅守城,再加上郯城城高河深,難以逾越呀!”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如何是好?” 夏侯淵敲了敲了腦門,俊朗的容貌上更添了一分惆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