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設計吧,以后你就有兩個本體,這樣更安全!”白漣莫名產生了危機感。 ““太阿”你說我們在國內建造一個沒人知道的地下基地難不難?” “先生,不存在這種可能,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是無法掩蓋的。” “那國外呢?”白漣不太想去國外,不管是去做什么都不太想去。 “不被發現的概率不超過3成,9成概率在建造時運輸船會遭遇“海盜”。如果您真的想建造一座地下基地,建議您可以試試在國外先建造一座大型工廠!” 白漣仔細想了“太阿”的建議,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建議。 ““太阿”計算一下在國外哪里建廠更安全?” “先生,中東戰爭已經趨于穩定,國內目前正在計劃和“敘國”建立貿易合作意向。以戰爭機器人作為接觸的媒介,想必他們會非常歡迎的。” 敘國歡迎,上面可不一定歡迎。白漣想了想還是試試看吧,雖然敘國的位置不太好,但不做點準備,精神上的危機感一直縈繞在心里,非常難受。 白漣拿出手機準備給國資錢老先生打電話。 “先生,您剛將人工智能交上去,馬上就想去國外建廠很難不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白漣嘆了口氣,仰躺在沙發上。 “先生,武器或許能讓您獲得一些安全感。” “在國內造武器,春節都不想過了。”白漣沒了精神。 “先生,電磁武器和能量武器是看功率的。您說它是電擊槍,燒烤機誰又能反駁?” “太阿”的歪理切中白漣現在的精神軟肋,白漣咬了咬牙。 “把高能激光發生器生產出來,裝到碳化硅和鈦材料制造的機器人身上去!優化電磁槍!” “好的先生!” ““太阿”以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制造出個人飛行裝甲!” 既然決定做,那就做到最保險! “先生,實驗室的離子推進器是能做到500㎏的飛行推力的,雖然石墨烯材料非常的輕,但限制于電能飛行距離只有200㎞左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