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何為道?-《大夏狀元郎》
第(2/3)頁
“何為道?”
諸糅真人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阮留之楞了一下。
作為道家之人,他當然不會認為,諸糅真人這一問,只是讓他來解釋什么是道家的道,要知道,這一問題他們起碼已討論了不下三百遍了。
“師尊的意思是說,先讓他講清楚這一問題?”
他反應了過來。
諸糅真人贊許地點了點頭:“沒錯,他若是能把這一問題講得讓我滿意,我再來跟他好好辯上一辯?!?
阮留之不由得連連稱妙。
確實太妙了。
道這一概念,真有那么容易講清楚嗎?
還真不是。
要知道,“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最核心的概念,沒有之一,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講“道”,但每一家,對道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對立。
比如說,在儒家,這個“道”字,基本是跟德聯系在一起的,主要探索的是為人處世之道,如仁孝禮義信,偏人之道。
可就算是在儒家內部,也有派別之分,如孔圣人是起源,接下來是包括孟子、荀子在內的戰國八派,漢時的讖緯神學等,各派別對道的具體理解也不盡相同,甚至還有對立,根本就很難解釋清楚。
至于道家的道就更不用說了。
別看道家是以《道德經》為圣典,就誤以為這個道字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事實上,一個道字,在《道德經》里出現了不下七十遍,但每一道字的含義都可能各不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
就算是讓阮留之來說,他也只能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將道家的道理解為自然之道,然后再稍稍加以延伸,還是很難概而論之地講清楚。
若是再加上其它圣賢對道的理解和說法,那就更沒法說了。
比如說莊子的無為之道、以氣為道,韓非子的以理為道,《易傳》里的形而上之道、陰陽之道……
太多太多!
根本就講不清!
既然講不清,那你憑什么說儒和道是一家,是一種互補的關系?
阮留之頓時就放心了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莫力|
巴里|
荃湾区|
平定县|
新晃|
宝应县|
东乡族自治县|
福鼎市|
务川|
崇仁县|
彭阳县|
阳高县|
新兴县|
临城县|
寿宁县|
准格尔旗|
甘洛县|
张掖市|
海兴县|
阳新县|
东源县|
綦江县|
潍坊市|
太和县|
庆安县|
宝山区|
黎平县|
双峰县|
福清市|
阳曲县|
哈密市|
桐柏县|
余干县|
津南区|
荥经县|
瑞昌市|
曲靖市|
瑞安市|
巴林左旗|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