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著敲打鑼鼓送上來的回信,心湖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幾分無奈。 少林藏經閣七次失竊,除了一部耐平心經外,其余都是少林七十二絕技秘本。 七次失竊事件,事先既無警兆,事后也毫無線索可尋,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形下失竊。 前兩次發生之后,少林加強了對于藏經閣的戒備,但失竊的事仍是接二連三地發生,掌管藏經閣的心誠大師,也因此引咎退位,面壁思過。 原本心眉覺得是梅花盜所為,下山也主要是為了調查此事,但梅花盜已經確認死亡,余下只有一種可能——內鬼。 少林內部有資格接觸那些經卷的,唯有七位“心”字輩的高僧,即:心湖、心眉、心誠、心燭、心樹、心燈、心寵。 心眉已死,心湖作為方丈,自然不可能偷自家東西,因此只有五人有嫌疑。 心燭九歲時便已落發,心燈更在襁褓中便入了佛門,心誠喜靜不喜動,幾乎沒出過寺,三人可能性極小。 心樹本名“胡云冀”,和李尋歡是同榜進士,曾上奏折彈劾李尋歡身在官府、結交匪類,李尋歡也因此下了辭官的決心。 此人文弱書生,因厭倦官場傾軋而辭官出家,對于武功沒什么興趣,可能性同樣不大。 可能性最大是心寵,此人本名“單鶚”,綽號“七巧書生”,精通用毒,心思也最是活泛。 呂云澄大張旗鼓送信上山,他們若是不敢下山應對,少林千百年威名毀于一旦,比損失十七部、二十七部經書還要嚴重。 此番下山,若是把幾位心字輩高手都帶走,少林內部空虛,會成為靶子。 若是不帶,內鬼定然會趁機把偷來的經書送走。 而且,這些時日一直在少林做客的百曉生,似乎也有一些嫌疑。 心湖思慮良久,做出了選擇。 首先讓心樹去看管藏經閣,同時讓心燭和心燈輔助看管,他則是帶著心寵,以及正在少林做客的百曉生一同下山。 不管哪一方有問題,保管讓經書留在少林。 五百羅漢陣堵門是不可能的,但為了安全,心湖帶了三十六位弟子,又請了不少人壯聲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