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娘娘回京,京都公卿之家反應不一。 薛家聽聞太后歸京,大夫人有些焦慮。她跟老夫人道:“……太后從前就不喜皇后娘娘。我心里只怕娘娘做得不好,在太后面前失了體面。” 話里透出的意思是,皇后娘娘雖然厲害,可姜是老的辣,和太后相比,皇后還是稚嫩得很,大夫人怕皇后在太后面前吃虧。況且大夫人從前就時常進宮,她知道太后一直不喜歡薛皇后。 現在薛皇后得勢,太后會不會心里不痛快找茬? 皇后的確比天下女人都尊貴,卻尊貴不太后。 老夫人神色平和,笑道:“你啊,瞎操心。如今不比從前。太后娘娘出去這么久,皇后娘娘若是還不能管好內宮之事,還要太后娘娘操心,那就太不孝了。旁的不敢說,皇后娘娘這點體統還是明了的。” 這話是說,太后都離開那么久,皇后若是還沒有把內宮操控在自己手里,也就該收起那份夸榮爭耀之心。 老夫人相信,依著皇后娘娘的性格,如今的內宮只怕早在她一手把握之下,太后掀不起風浪,根本不用替皇后擔心。 大夫人聽著老夫人的話,才想起自己女兒的那份仔細:皇后娘娘從小到大做事都小心謹慎。不管做什么,她總是滴水不漏。 當初兩位貴妃中,相比較薛貴妃,陛下偏愛盛貴妃多些。可最后榮登鳳位母儀天下的,卻是薛貴妃娘娘。除了二皇子的原因,也有薛貴妃自身的原因。 陛下也看重薛貴妃行事的穩妥。 她凡事謀定而后動,陛下可能心里不喜,卻也不能否認,這樣的妃子更加適合執掌鳳印。 旁人或許不知皇后娘娘的性格,大夫人卻是一清二楚的。 她作為母親,總是不放心孩子。老夫人這般一說,大夫人也感覺自己有些杞人憂天,笑道:“雖然她現在貴為皇后,我卻是沒有一刻不替她擔心……” “哪個做娘親的不是這樣?”老夫人拍了拍大夫人的手,笑道,“娘眼里,兒女不管多大總是孩子。” 大夫人不免一笑。 眾人對太后娘娘回來頗有興趣,太后娘娘卻沒有興趣見客。 各家自認為在太后娘娘面前有體面的誥命夫人遞了牌子要進宮去謁見太后,被一一駁回,只是薛家大夫人和老夫人、雍寧伯夫人先在在臘月十五、臘月二十被宣去慈寧宮。 盛家忙著過年,東瑗當家后的第一個新年,她也很緊張,怕人來客往一多,自己做不好,讓盛昌侯失望。 她非常忐忑維持家里的日常秩序,連誠哥兒也很少逗弄。 東瑗太忙,對誠哥兒也不像孩子剛剛落地那會兒片刻離不得,所以誠哥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盛夫人的元陽閣渡過。 盛夫人有了誠哥兒在身邊,身子倒越來越健朗。 有時她抱著誠哥兒就是半下午,也不見說胳膊酸痛。 誠哥兒愛笑。比起東瑗和盛修頤,他好像更加喜歡盛昌侯,看到盛昌侯就咯咯笑個不停。 盛昌侯因為跟薛家有心結,原本對這個孫子淡淡的。可盛夫人總是把誠哥兒留在元陽閣,他只要回內院就能看到。 白胖可愛的小孩子,看到他就樂呵,露出鮮紅的牙床,裹在錦服里的小手很努力揮動著要爺爺抱,怎么能不愛?盛昌侯一開始還刻意抵觸,后來就徹底淪陷在誠哥兒的糖衣炮彈之下,只要回內院就回元陽閣抱誠哥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