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位-《走出香江》
第(1/3)頁
眾人各懷心思,走進會議室。
蔡致良緩緩走進會議室,坐在椅子上,也不廢話,直奔主題,道:“黃勇投靠旺角晚報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即將連載的小說,已經在旺角晚報發表了。人往高處走,是人之常情,我不攔著。但是,偷走報社的文件,可就是犯法了,我會聯系律師,過兩天正式起訴黃勇。”
蔡致良說的是黃勇,而不是旺角晚報,一來控制范圍,二來震懾報社的職員,畢竟打官司,請律師是要花錢的,就是不知道旺角晚報會不會替黃勇支付這筆律師費。
黃勇的事情,不是今天談論的重點,蔡致良一筆帶過,而后開始說起報社的現狀:“前些天,有人建議我增加小說的版面,甚至是直接將報紙辦成小說報,我也思考了這些天,本就向召集諸位一起商議,現在看來是有人心急了。”
眾人沉默不語,靜等蔡致良下文,也就鮑國威知道蔡致良的打算。
“年前,我們報社除了日常的新聞外,主要是對當下香港財經方面的評論,有多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群體,大概有一萬份的銷量,這也是我們明秀報社能夠維持至今的基礎。說實話,這些人,我們不能放棄。”
“社長,雖然是固定的受眾,但是人數太少了,遠沒有小說的受眾多……”執行主編陳強急忙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報社不做出改變的話,銷量還會跌回到五千份左右的。
蔡致良擺手,制止了陳強,道:“陳叔,聽我把話說完。”
陳強與鮑國威一樣,都是報社的老人了,也是對增加小說版面最積極的人。
“在港城諸多報紙中,我認為明報的發展對明秀日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諸位都是報社的精英,想必都知道明報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明報初創時,每日銷量不過千份左右,要知道,明報當時連載的可是《神雕俠侶》啊。雖然明報銷量日漸增長,卻也不過維持在一萬余份。
《神雕俠侶》是獨一無二的,只有査先生能寫的出來。而現在,已經有些報刊開始跟風,隨著大量盜墓小說的出現,報社的銷量還能維持在三萬份嗎?
諸位覺得,今日之《盜墓筆記》能與昔日之《神雕俠侶》相提并論嗎?
明報創刊時一直側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銷量不高,而最終能夠發展起來,靠的是對時勢的評論,是‘言論獨立’的形象,而不是武俠小說。
照我看來,我們報社的銷量不是低了,而是有點虛高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澎湖县|
基隆市|
华阴市|
宜城市|
日照市|
长治市|
德阳市|
多伦县|
留坝县|
来安县|
镇坪县|
高淳县|
龙川县|
镇康县|
子长县|
开化县|
莱州市|
巴中市|
瓮安县|
永寿县|
汶川县|
辰溪县|
明光市|
五原县|
平阳县|
濮阳市|
万载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宕昌县|
改则县|
岗巴县|
利川市|
绥化市|
花莲县|
蒲城县|
舒兰市|
陆河县|
西丰县|
云龙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