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會面-《走出香江》
第(1/3)頁
與二十年后的電影市場不同,此時的香港,電影的制作,發行,上映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算是一條龍服務。
1980年以前,港城的電影市場基本上是邵氏兄弟公司與嘉禾公司兩強相爭,自己制作電影,自己發行,然后在自己的院線上映,并且自己的院線只上映自己公司制作的影片,以此確保自身在競爭中取得優先位置。
1980年,九龍巴士的老板雷覺坤聯合九龍建業的馮炳中等人收購港城的麗聲院線,外加一些獨立影院,組成了現在的金公主院線,強勢進入電影市場。
隨后不久,金公主院線遭到邵氏兄弟公司和嘉禾公司的封殺,禁止自己公司的影片在金公主院線上映,以確保自身的利益。
金公主院線隨后成立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開始制作電影。而另一方面,金公主院線廢除影院保底制度,以吸引中小電影公司的影片在金公主院線上映,來保證片源充足。
此后,中小型電影制作公司迎來發展契機,港城的電影市場也迅速繁榮起來,影院也由原來的70多家增長到90多家。除了邵氏兄弟,嘉禾,金公主三條院線,還有其他一些小院線,比如安樂院線,僅有三四家影院聯合,根本無法和三大院線相抗衡。
另外,還有成立于1982年的銀都院線,以長城電影制片有限公司、鳳凰影業公司、新聯影業公司等為主合并而成。只是銀都院線是左派性質,有大陸的背景,而此時的臺灣才是港片的票倉。
因此,凡是不愿意放棄臺灣市場的電影,一般不會到銀都院線上映。而另一方面,凡是到銀都院線上映的電影,其制作,發行公司,甚至主演都會被臺灣封殺。
比較著名的便是梁嘉輝,在大陸拍攝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兩部清宮劇,而且,由于其在《垂簾聽政》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第三屆港城金像獎的影帝,隨即便被臺灣封殺了,現在待業在家。
雖然三大院線公司的競爭,給了中小型電影公司發展的良機,但資本都是逐利的,誰也不是觀音菩薩,一年中最好的電影檔期,比如暑期檔,圣誕與元旦檔以及賀歲檔,三大院線都是優先放映自己旗下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
總之,中小型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沒有院線支持,排定最佳上映檔期,再好的影片也難賣座。
優秀的影片都是用錢堆砌出來的,而一部注定只能在淡季上映的電影,又有多少投資的價值呢。因此中小型電影公司制作的影片,都是低成本,平均拍攝外加后期制作時間,也不到一個月。
當然了,港城的電影是有海外票房的,包括整個東南亞,臺灣,rb和韓國,尤其是臺灣和東南亞,基本上就是港片的自留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永定县|
松溪县|
华阴市|
惠东县|
龙南县|
丰镇市|
南部县|
东光县|
乐至县|
连山|
湖北省|
修文县|
忻州市|
虹口区|
万荣县|
海城市|
九龙坡区|
新闻|
寿宁县|
阳朔县|
青河县|
乌鲁木齐县|
洪洞县|
望都县|
南陵县|
平定县|
霍州市|
凤冈县|
桂东县|
门源|
巴楚县|
邵武市|
海丰县|
望奎县|
繁峙县|
象州县|
独山县|
万州区|
桑植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