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悠揚的宴飲律樂中,皇帝微笑著勉勵了眾人,在座的都是一時俊彥,乍逢這魚躍龍門之喜,雖然心潮澎湃,卻各個秉承圣人教誨,恭謹謝恩不提。 酒過三巡,便有一隊婀娜多姿的舞姬,隨著輕快喜悅的樂聲,沿著九曲回廊飄然而至。 待踏入場中,樂聲忽而一轉,聲揚九天,諸女長袖曼舞,羅裳翩然而飛,望之鮮妍幽麗,美不勝收。 水袖的輕舒,驅走了眾人酒酣的微熱,暗香浮動中,仿佛連衣裳也被熏染,新科進士們一時目眩神迷了。 樂聲逐漸轉弱,諸女斂衽為禮,眾人以為這一舞就要結束,卻聽一聲琴音高揚,有如崢嶸裂帛一般,竟是隱隱轉為金戈之音。 銀光閃爍之下,御侍們將長劍拋來,舞姬們旋身接過,頓時彩袖與雪刃齊飛,云袖曼妙之下,但見銀光灼然,滿場劍影寒光,竟似江海凝聚清光,仙人駕龍翱翔。 進士們看得目不轉睛,渾身振奮之下,齊聲喝彩,有人吟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詩圣此句,應著此情此景,真是恰當不過。” 在座眾人都點頭稱是,唯獨一人卻微慍著抿了唇角,頗是不以為然。 有好事者一眼窺見,竟是今科探花裴楨,于是朗聲笑道:“探花郎有何高見?” “也不算什么高見,信口說來,博方家一笑而已……” 裴楨的雙眼酒意氤氳,舉止間揮灑不羈,“圣朝清化,不比盛唐胡風,女子應以賢淑知禮為要,舞刀弄劍,也實在不成個樣子!” 興致頗高,如此侃侃而談,卻不妨眾人面色逐漸驚怖,仿佛看見了什么妖魅鬼神。他愕然回頭,卻見身后三步之內,帝妃二人手捧玉盞,面色極為不豫。 “探花郎才高八斗,本宮排演的劍舞,不過雕蟲小技,原也過不得你的尊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