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很古樸的感覺。 有善于創(chuàng)作的老師,更加能夠領悟到這處戲的精髓。 這劇目質量絕對上乘! 宮廷劇目也不過如此啊。 這位復原《斑竹記》的一定一位大師。 大師手筆! 這一次,錢宸為了取信這些人,基本上算是把《斑竹記》給唱完了。 既然已經(jīng)拿出來。 就沒必要還藏著掖著了。 復原已經(jīng)失傳的昆曲劇目,就不會只復原這么一個選段。 “我們希望你能把這個劇目給寫下來,到時候會編入現(xiàn)有的昆曲目錄,”老太太似乎擔心錢宸不快,又補充道:“協(xié)會可以盡可能的給你一些經(jīng)濟補償,只是不多。” 一聽說補償不多,錢宸立刻大義凜然的搖搖頭: “補償就不必了,藝術的傳承比什么都重要,我很愿意錄下來送給協(xié)會。” 好孩子…… 大伙立刻就被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然后就開始敘輩分,要把錢宸納入體系里來。 就憑一部失傳了的《斑竹記》,錢宸就成功的打入了昆曲的陣營里。 周先生說過,撒一個謊,要用無數(shù)個謊來圓。 他還說,出來混的,早晚都要還。 錢宸只能硬著頭皮編故事。 只咬定他師傅是大院的老人,從鍋外回來住了幾年。 教了一些東西。 后來似乎又去鍋外了。 也沒有聯(lián)系方式。 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喊她王奶奶。 王姓有上億人,為華人第一大姓。 大伙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有那位姓王的名宿。 無可奈何,只好把錢宸定義為第三代。 那個年代旅居鍋外的大師,要么是第一代,要么是第二代。 既然錢宸的老師是第一代或者第二代。 那把錢宸定為第三代就比較合理了。 第四代還不夠成熟,幾乎沒有人能達到錢宸這樣的水平,平白辱沒了錢宸。 而第五代更還是學生娃娃。 于是,錢宸就成了昆曲的三代傳人。 他對這個結果并無不滿,雖然嚴格算起來,他在昆曲這一塊是這群人的祖宗。 當年能進宮唱戲的,哪個不是名家。 咱家不想占你們便宜,只要你們給我個機會讓我上臺。 “錢宸他希望能夠登臺演唱,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張老師替錢宸把這事提了一下。 這不是什么大事。 這些老師很多都是劇團的人。 經(jīng)常出去各地演唱,試圖把昆曲給發(fā)揚光大了。 “盡可能的快一些。”錢宸近乎哀求。 這種行為落在老師們眼中,這就是對藝術的虔誠追求。 昆五班跑了一個又一個好苗子。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 一個個都削尖了腦袋的想要往娛樂圈鉆。 看看人家小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