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姚廣孝并非正統(tǒng)官學出身,對于四書五經(jīng)談不上推崇,他對孔孟之道、程朱理學的興趣,恐怕還要排在釋迦牟尼之后。 郁新、張紞、解縉、陳迪等人聽聞姚廣孝的話之后,都皺起了眉頭。 四書五經(jīng)無需作圣人之言,日夜聆訊? 這不是離經(jīng)叛道嗎? 孔孟乃是圣人,這是所有讀書人的共識。 大家之所以站在這里,享受權勢與榮華,靠的便是這些圣人之言,你姚廣孝不承認他們是圣人,我們這些孔孟門生不會答應。 郁新臉色陰沉,反對道:“皇上,四書五經(jīng)承載圣人之言,修身,育德,明禮,新民,有乾坤之象,宇宙之風,是為國才之根基,為我大明讀書種子之脊梁,理應日夜聆訊,晝夜伏研,只可為主,不可為輔。” 張紞瞥了一眼姚廣孝,對朱允炆說道:“臣附議。國子監(jiān)或可加之其他課業(yè),但四書五經(jīng),只能為主,不可為輔。若本末倒置,不明主次,將引災禍。”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動,強壓下心底的憤怒,問道:“解縉,你是如何看的?” 解縉明顯有些為難,他是一個善于揣測上意的人。 看朱允炆的臉色、語氣,解縉哪里不明白朱允炆的想法,擺明了是想在四書五經(jīng)之外,加入其他雜學類課業(yè),而這勢必會沖擊四書五經(jīng)的地位。 從維護四書五經(jīng)的地位上來說,解縉需要反對姚廣孝,反對朱允炆。 可解縉經(jīng)過朱元璋時期的困貶,已然悟清,和老板對著干,都是沒好下場的。 想要保住自己的內閣地位,就需要站在朱允炆的身后,否則,一旁的姚廣孝,很可能會取自己而代之! 想到這里,解縉下定決心,道:“皇上,國子監(jiān)為大明最高學府,育人之道,當以彰其底蘊,顯其才干,若僅以四書五經(jīng)授業(yè),不涉其他課業(yè),難免偏頗,所出官僚,空有才情風流于紙上,實無興邦之策于胸中。臣認為,可革新國子監(jiān)課業(yè)。” 郁新、張紞、陳迪吃驚地看著解縉。 陳迪怒不可遏,向解縉走了一步,沉聲道:“解大才子,莫要忘記了,你也是憑著四書五經(jīng),才在洪武二十一年中的進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