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會一連開了五天,關于田地兼并、投獻之風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反而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是以刑部尚書侯泰、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為首的反對派,不僅攻擊一條鞭法,還將占地問題燒到了皇室,那樣子就是在告訴朱允炆,皇室都占地,士紳買點地咋啦。 人家自耕農沒吃的,沒喝的,我們出錢買地,地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用買來的土地養活他們一大家子,朝廷想要約束買地? 憑什么? 當官不就圖這幾畝地風光的,你如果約束的話,豈不是把大家都吊在樹上? 再說了,這是祖制,你爺爺在的時候都沒說啥,你上來就搗亂,幾個意思? 一派是以戶部尚書黃子澄、吏部尚書齊泰為首的贊同派,支持朝廷采取約束舉措,限制士紳惡意占地,保護自耕農利益,并要求朝廷加大清丈土地的力度。 誰跳出來反對,就派人去查查他家職俸田應該是幾畝,實際是幾畝,這些地咋來的,坑蒙拐騙的話,就應該革職查問,將田地退還自耕農,若正當途徑購買的話,也得收取農稅,為啥,因為這些買來的不是你的職俸田! 至于內閣的三個老狐貍,每天就站在最前面打哈欠,誰也不幫,誰也不管,等朱允炆走了,揉揉惺忪的眼睛,自覺地拿出筆墨紙硯,默寫胡浚的《為江浙萬民請命》奏疏。 沒辦法,今天再抄寫,便是二十一遍了,背也背過去了。 解縉無所謂,抄書而已,老本行,反正一天才五遍。 六部尚書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輕松,也就十遍而已,容易。 可憐的是剩下的官員,一個個要抄二十遍。 有幾個都察院的倒霉鬼,昨日抄寫的時候,竟寫了幾個“通假字”,被皇上叫到了武英殿,訓斥了足足半個時辰,據說還被罰抄《為江浙萬民請命》疏五十遍。 五十遍啊,也不知道這些家伙昨晚上休息沒有。 解縉抄了一遍之后,在郁新、張紞驚訝的目光中,從袖子里拿出了四份已經抄好的《為江浙萬民請命》疏。 郁新指著解縉,就差喊一聲“你耍詐”的話,可又說不出來。 解縉瀟灑地將抄寫好的奏章,遞給了一旁負責收整奏疏的內侍,哈哈笑著離開了奉天殿。 張紞呵呵笑了笑,說道:“解大才子,果是不凡,我們落后了啊……” 郁新哀嘆一聲,解縉早就料到了今日朝堂必沒有結果,皇上還會下令抄寫,便提前寫好,到時候遞上去便是。 如此看來,內閣三臣之中,唯解縉最懂皇上啊。 內閣。 郁新、張紞、解縉正在討論農田兼并之風,茹瑺背著個木匣進了內閣,將木匣往桌案上一放,肅然道:“三位閣老,我茹瑺為萬千士卒,求生路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