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浙之地,煎迫農戶賤賣其田,以身入佃,屢見不鮮。為避重稅以求生存,投獻官員、富紳者眾,已成投獻之風……” “再不行遏制之法,天下之田,蓋為官紳之田,天下之農,蓋為官紳之農!” 朝會之上,方孝孺奉命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讀了胡浚的《為江浙萬民請命》奏疏。 朱允炆面色陰沉,掃視著群臣,厲聲喊道:“元宵之日,朕許萬民以盛世!不過十日,便收到如此奏疏,呵呵,這便是我大明的真相嗎?你們讓朕,有何顏面對天下人?黃子澄,你為戶部尚書,如何看此事?” 黃子澄連忙出班,施禮道:“皇上,胡浚之言字字驚心,臣以為,若江浙之地真如胡浚等人所言,土地兼并,投獻之風已起,朝廷應施以嚴策,盤查士紳田產,加以約束。” 都察院左督御史周德站了出來,反對道:“盤查?官員職俸田免稅,富農豪紳可享部分免稅田,乃是太祖之制!皇上,臣認為,農戶經營不善,或天災之下,欠收破家乃是常事,依附于官紳之下,即可保其生產,又可存續,胡浚之言,過于悚然,實乃是恐嚇朝廷之言,當治罪!” 黃子澄猛地回頭,心中怒火騰升,我一個尚書還沒說完話,你一個御史蹦跶出來做什么? “周御史所言有理,皇上,自古以來,農戶便依附于田地,而田地又依附于是富農豪紳、官府。縱一些自耕農入佃農,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還是有田耕作,朝廷只需收取相應稅銀,稅銀不短缺,一切都可以解決。” 都察院右都御史范俊站出來支持周德。 黃子澄憤怒了,厲聲反駁道:“百姓若無自耕田地,完全依附于士紳,那百姓到底是朝廷的,是大明的,還是士紳的?周范兩位御史,你們應該知道吧,佃農縱是一畝收成兩石,也要交出一石,甚至是一旦五斗吧!” “不是還有五斗嗎?餓不死!” 周德冷冷說道。 黃子澄緊握拳頭,喊道:“可按照一條鞭法,他們作為自耕農的話,兩石糧食,只需上繳一斗三升而已!” “一斗三升而已?呵呵,尚書大人,按照太祖之制度,農業稅只是三十稅一,兩石糧食,應該是六升而已,何故增加到了一斗三升!” 周德反問。 黃子澄喝道:“一條鞭法,將農業稅由三十稅一改為十五稅一,此事朝議已過!你緣何再度提起?內閣已講述的明白,甚至拿出了南北直隸的調查,農業稅看似三十稅一,低的很,但每年攤派的各類徭役,施加給百姓的,早已超出了十稅一,甚至是七稅一,五稅一!” “一條鞭法,看似增加了農稅,實則減輕了農戶負擔,再無各類徭役之苦,再無各類差派之亂,周德,要知佃農,可是二稅一!如此天怒人怨之事,你猶然支持,甚至發出‘餓不死’之言,你到底還是不是為民做官?!” 黃子澄是憤怒的,他看過南直隸與江浙等地奏報,底層自耕農,相對十年之前,銳減了三成之多,也就是說,百萬自耕農中,至少有三十萬失去了田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