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代宮廷,設有酒醋面局和御酒房。 酒醋面局掌管宮廷食用酒醋、糧醬、面豆等物,職掌內宮人食用酒;御酒房釀造的酒,專供皇上及其家人,以滋補養生酒為主,如竹葉青、五味湯、真珠紅、長春酒、滿殿香等。 朱允炆打算造酒精,可這東西不能用滋補養生酒來蒸餾吧,暴殄天物也得有個限度。對于酒醋面局的那點酒水,朱允炆實在是不忍心挪用,只好委托朱植、朱耿去宮外采購。 因為尚在休沐期,朱植與朱耿便直接到了后宮,拜見過太后,便轉入坤寧宮,向朱允炆匯報了秋露白酒水的事,拿了一小壇酒,請朱允炆品嘗。 朱允炆品了下,估摸著度數應該在二十五度上下。 秋露白已經接近白酒,當然,這里的白,只是顏色接近透明,但尚有些泛黃, 古人往往并不是說喝酒,而是吃酒。 唐宋以前的酒,多為簡單的發酵酒,實則是酒釀,工藝不夠,度數不高,過濾不純,里面還夾雜著不少酒槽。 而這些酒槽,是需要吃下去的…… 故而,吃酒。 陸游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便是告訴客人,你別笑話我家的酒渾濁,但我家的菜豐收啊。 宋元時期的酒,也多為低度米酒。 元明時期,蒸餾燒酒逐漸發展起來,到了明代時期,燒酒已初具規模,酒的度數也有了一定提升,但在建文帝時期,燒酒的度數,還是相對偏低。 二十多度的酒,想要弄到七十度的酒精,還需要一番功夫。 朱允炆對于秋露白比較看重,既然外面可以供應,成本也不算高,還是可以接受的。 朱植見完成了任務,放松下來,稟告道:“皇上,還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允炆含笑道:“兩位王叔辛苦,有什么事,盡管說便是。” 朱植拿出了兩貫寶鈔,又拿出了一兩碎銀,擺在一起,說道:“皇上,臣調查過,當下商戶,多是兩貫寶鈔兌一兩銀子,而一些商戶,一貫寶鈔,只能兌三百文錢。此事,不可不察啊。” 朱允炆低頭看著大明寶鈔,嘴角有些苦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