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皮肉上的痛苦,可以用堅強的意志來抗。 可如果意志崩潰了呢? 三衛的人都聽清楚了,北平的居民也都聽清楚了,新軍之策之所以不入燕王三衛,問題不在朝廷,不在皇上,而在燕王! 是燕王不允許新軍之策入三衛! 是燕王將如此天大的好處推掉了! 棍子打在屁股上,疼,很疼,疼的讓人想哭。 有人,撕心裂肺。 有人,低聲啜泣。 有人,仰天淚流。 為什么? 燕王大人為什么不允許新軍之策入三衛? 燕王! 我們作為你的最強力量,隨你出生入死,征戰沙場,難道連享受新軍之策,福萌子孫的機會都不給我們嗎? 我們百戰余生,創傷無數,為家為國,風雪馳騁,走過萬里沙漠,踏過尸山血海。到頭來,您就是一句話,直接將我們所有人的利益,全都丟棄了嗎? 為什么??! 燕王大人! 您不是一直最體恤下手的嗎? 為什么如此優渥的待遇,反而不允許給我們了? 為什么就不能點頭呢? 失望的情緒,彌散在燕王三衛之中。 張玉帶人走了,來的時候,一群人生龍活虎,不怕死的囂張樣子。走的時候,一個個失魂落魄,像是行尸走肉。 人心,散了。 張玉、朱能清楚問題的嚴重性,連忙召集燕王三衛各級將領,商議再三,由王妃徐儀華拍板,下達了戒嚴令,明令三衛將士: 不得軍令,出營者斬! 擅談新軍之策者,斬! 有對軍中不滿而宣于口者,斬! 操練懈怠,不服訓令者,斬! 當肅殺的軍令傳達至三衛軍營時,沒有一個士卒說什么,只是沉默如鬼蜮,木訥地接受著。 燕王的行為,令三衛上下心寒。 誰都想不通,如此新軍之策,是個瞎子聾子也應該答應,為何睿智的燕王不答應? 對燕王的敬重,在平安的講話之后,在消息傳開之后,便蕩然無存。 朱能帶百余人沖出了北平城,直奔南方而去,聽聞朱棣已到了濟南,用不了幾日,便可以北上抵達北平。 可朱能等不了幾日,如今新軍之策在北平府浩浩蕩蕩,甚至山海關也搞起了這一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