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炆看著朱棣,詢問道:“那燕王府中,可有太監(jiān)名為鄭和的?” “太監(jiān)?” 朱棣更懵了。 皇上該不會是找自己開涮吧? 整個燕王府都沒有,太監(jiān)怎么會有? 朱允炆看著朱棣有些發(fā)懵的樣子,眉頭緊鎖,難道說,鄭和現(xiàn)在還沒在朱棣身邊? 不應(yīng)該啊,自己身邊也沒鄭和啊。 徐輝祖沒有說話,暗暗琢磨,這個鄭和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物,竟然值得皇上親自問詢討要? 太監(jiān)? 皇宮還缺太監(jiān)不成? 朱允炆沒有再追問,朱棣連自己討要道衍都沒說什么,要一個鄭和,他更不會說什么,除非,他真的不知道。 走出書房,朱棣帶著朱允炆走向后花園,兩人的交談平和了許多,偶爾還有笑聲。 月亮門前,一位大致兩米高的大漢肅然站立,遠(yuǎn)遠(yuǎn)看到朱允炆與朱棣來了,便跪在一旁。 朱允炆掃了一眼,便走進(jìn)了月亮門,但剛走了兩步,突然停了下來,轉(zhuǎn)身看向月亮門外,對朱棣問道:“這位護(hù)衛(wèi)是誰?” “馬三寶。” 朱棣連忙回道。 朱允炆眼神一亮。 該死,自己怎么忘記了,鄭和這個名字,是因?yàn)榫鸽y時期,馬三寶在鄭村壩之戰(zhàn)中為朱棣出謀劃策,幫助朱棣取勝,后來朱棣當(dāng)了皇帝,賜馬三寶姓鄭,名和。 怪不得找他不到! 朱允炆走了回去,馬三寶還想跪拜,卻被朱允炆攔了下來,說道:“你好好站著。” 馬三寶不知所措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端詳著馬三寶,面白如玉,頷下無須,額頭、臉頰和顴骨都比較高,眉目分明,耳朵很大。 “你在燕王府多久了?” 朱允炆問道。 馬三寶聲如洪鐘,道:“回皇上,已有十三年。” “走,我們說兩句話。四叔,魏國公,你們先不要過來了。” 朱允炆拍了拍馬三寶的肩膀,對驚訝不已的朱棣與徐輝祖喊了聲,便帶馬三寶走至一旁的亭子里面,示意馬三寶坐下,馬三寶不敢,只不安的站著。 “不知皇上……” “安塞倆目阿萊以枯木。” 朱允炆淡然地說道。 馬三寶頓時瞪大了雙眼,連忙說道:“我阿萊困悶塞倆目。” 朱允炆微笑著,果然是他。 兩人的對話,不過是伊斯蘭教徒的一種交流方式。 朱允炆說“愿真主賜你平安”,馬三寶回“也愿真主賜你平安”。 雖然朱允炆對西方宗教不感興趣,但作為后世人,或多或少地都接觸過一些西方宗教文化,什么基督教的耶和華,伊斯蘭教的安拉,還是知道一些的。 再不濟(jì),蘭州拉面總吃過吧。 蘭州拉面多是回族人開的,而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說來,和馬三寶一個信仰。 “皇,皇上……” 馬三寶哆嗦了起來,多少年了,從來沒有聽聞到伊斯蘭教徒的問候,誰曾想到,突然的問候,竟然來自于大明帝國的皇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