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喊聲,余華從呆滯之中回過神來,抬頭看向瘦弱男生:“沒,沒什么……同學,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余樺同學請問,我要是知道的,都告訴你。”瘦弱男生疑惑,點頭回應道。 “同學,你家里是開礦的嗎?”余華沉默一番,直言道,雖然詢問別人家庭背景不好,但心里真的很好奇。 “不是,我家好像是開典當行的。”瘦弱男生回應道。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關于你的輔導課程,我們每天上一節,穩扎穩打,你覺得怎么樣?”真是神仙同學,余華嘴角抽搐,深呼吸一口氣,果然這人與人之間就是不能比的,話鋒一轉,說道。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的人直接生在羅馬。 開典當行,這門行業比開礦還賺錢。 “可以,余樺同學,這是三十塊大洋,給你。”瘦弱男生聽到余華的安排,毫無異議,滿臉欣喜,起身小步快跑到了自己的座位,拿了一個真皮書包過來,從中取出三根紅紙包裹的大洋,直接遞上所有輔導費用。 “好,對了,同學,忘了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平常都看書去了,沒怎么關心班里。” 余華順勢接過三根沉甸甸的紅紙包,這三十塊大洋可是連日來第一筆進賬,小心放進書包,忽然想起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有些尷尬。 剛來民國,還是不怎么習慣與人說話,老是忘記詢問對方名字,這種交際在后世普遍,在這個年代叫作不知禮數。 “沒事的,我懂,我叫譚清,表字涵之,以后余樺同學可稱我為涵之。”譚清沒有介意,大大方方回應道。 “余樺暫無表字,就且叫我余樺即可。”余華回應道,他準備改名,但現在還不著急。 名字這東西,在民國只是一個馬甲而已。 就如同‘你魯迅犯事,關我周樹人何事’之類的情況,迅哥兒馬甲到處都是,余華覺得,自己不說馬甲遍地開花,至少三個起步。 譚清點頭:“余樺同學,你先忙,我回去再看看這道題。” “你且去,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先用筆記錄于紙上,等到積累多了,我們再一齊處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余華回應道。 “余樺同學說的有道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是發人深省。”譚清聽聞,頓時愣住,若有所思,雙眼浮現一抹膜拜之色,認同道。 “……” 余華無奈地笑了笑,目送譚清拿著草稿紙和書包回到自己的座位,低頭看了看抽屜里存有三十塊大洋的書包,心中感嘆,原本他是不想答應的,奈何涵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不得不收啊。 原來,適合自己賺錢的門道不在外面,而在這學校里,在這北平四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