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吉田衛住在演播室后側的一間曾經或許是衣帽間的密室當中。 密室空間狹窄,兩平方米左右,只夠放下一張折疊床。吉田衛不工作的時候,大多數時間躺在床上看手機。 他的手機從來不用充電,但是每月都會按時交話費,嘉賓聽到過他被扣費的語音提示。 至于吉田衛每天在看什么,嘉賓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恐怖故事——吉田衛會從中尋找靈感。 每天早晨五點四十五,吉田衛準時起床,那個時候,嘉賓也醒了,但故意閉著眼睛,偷偷觀察吉田衛的舉動。 漱口、洗臉、刮胡子,完成這一套動作之后,吉田衛會來到演播室的辦公桌上,打開一個厚厚的筆記本,在上面隨意涂鴉。 事實上,那些涂鴉并非毫無意義,那是吉田衛當天晚上所講故事的雛形。 完成涂鴉之后, 吉田衛會把筆記本丟給正在“熟睡”中的嘉賓,咚的一聲,砸中他的腦袋。然后,整整一天,嘉賓都在整理這些描繪了一幅幅凌亂場景的涂鴉,將它們組合成一段情節生動、人物鮮活、離奇怪誕的恐怖故事。 “這種活應該交給【作家】來干,專業對口!” 嘉賓心里頭不止一次如此吐槽。可如果真的讓作家來替換他,嘉賓又一定會于心不忍。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嘉賓最終放棄了直接勸說吉田衛向綠友利恵發出做客邀請的念頭,他決定從長計議,循序漸進—— 他打算從每天整理的故事雛形入手,在保持吉田衛的思路框架不變的同時,小心翼翼地在故事的情節和敘述當中添加一點可以優化劇情、深化人物的細節和私貨。 等到吉田衛漸漸適應他的修改和完善之后,嘉賓將在某一天的故事中,借用故事主人公的臺詞,向綠友利惠發出來東都相聚的邀請暗示。 嘉賓對故事的改良并非貿然之舉,他為此咨詢了專業人士【作家】,兩個人在聊天框里反復探討推敲每一個細節,力求改動天衣無縫。 嘉賓的計劃進展順利,吉田衛對他和作家的改編甚為滿意,甚至大發慈悲地允許嘉賓與他同桌共餐——吉田衛常年訂外賣,嘉賓則有調查員們專門送來的美食,沒有一天重樣的。 “我隨便吃一點就可以了。”嘉賓曾告訴調查員朋友們,但眾人的答復是:“我們怎么忍心看你受凍又挨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