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鯉庭是平常五柳學宮士子研習典籍和交流學問的地方,庭側有一水潭,到來將夏時團荷層疊如玉,百余尾紅鯉推波吐涼,倒也是嘆為清絕的一景。 三日后西蜀士子就在鯉庭與學宮士子較量,靖城里所有功名的人,以及鄉(xiāng)紳富賈全都過來觀看,加上五柳學宮本身的人差不多有四百人了,來晚的葛牧很艱難才擠到最前面。 先比的是詩詞。 葛牧到時比試已經開始,議論的人說是以“殘荷”為題,以一柱香的時間為限,此時香爐的香剛點燃不久。 比試的士子站在水潭前觀荷,雙手背負或偶爾微吟,煞有模樣。這就讓葛牧覺得不管作什么賣相都很重要,比如柳相臣的詩詞也很好,可是他作詩時都是嘴里嚼著咸菜,半坐半躺,還不時地撓兩下腿,這如何能登大雅之堂?他幾考未中顯然不是沒有理由的。 場面氣氛壓抑,觀看的人閉氣凝神不敢做聲,章明安老夫子表面篤定,實則背負在雙手握了握,葛牧看著這老夫子只覺得好笑。 還正想著,忽然一名西蜀學子說有了,然后就負手吟誦所做的詩。 “這人是牲口么?” 葛牧驀的也是一驚,此時香爐里的香才燃燒了不足一半,但聽西蜀學子抑揚頓挫地吟誦,八句之后,下面竟然還有!這家伙做的竟不是律詩,而是古風歌行體。 律詩雖有格律對偶限制,但南唐皇帝頗喜詩詞,上行下效,詩詞在南唐境內已經蔚然成風,尤其是詠物的格律詩都已經有既定的行文格式,可以模仿的非常多。但是古風這種題材全要靠才思和氣脈撐,才思不佳,氣脈不暢,都會讓人覺得畫虎不成反類犬。 然而其貌不揚的西蜀士子,卻洋洋灑灑地做了十六行的古風,吟詠出來讓人覺得一氣呵成,豪氣興發(fā)。 葛牧贊嘆不已:“真是牲口呀!” 一首古風吟詠完畢,五柳學宮的士子的氣勢頓時就低沉了不少,連章明安的臉都有些黑,簡直就是完全碾壓。 場面上還在苦思的青果和趙正德臉上都急出了汗,顯然不是對手,雖說是文無第一,但才思相差太遠還是能看出來,因而就硬著頭皮各做首了七律,跟西蜀士子相形見絀多了。 本以為這樣已經輸得體無完膚,誰想后來有成詩的西蜀士子、竟做出了一句“風定池蓮自在香”的妙語,幾讓五柳學宮不能抬頭。 高下立判。 章明安也不能偏袒本地士子,強作笑顏宣布:“西蜀士子技高一籌,果然是人杰地靈。” “后生們不才,讓各位前輩方家見笑了。” “僥幸而已。” “或是隴西同窗承讓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