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繡雖然在南方長大,但叫兒化音的小名時,卷舌音很重,豚和兒被她叫成了一個音。 “那你趕緊打電話吧,我先去忙了。” 白繡在自己人面前說話很隨意,也不會過多的客氣。 她擼了把劉海說說,“這段時間我都忙瘋了,繡工做的彎腰駝背,直接退化成了原始人。” 姜豚說:“注意身體。” “嗯,豚兒,那我先掛了,這段時間忙完我給你做夏裝,設(shè)計(jì)圖我都畫好了。” 白繡最大的樂趣就是給好姐妹姜豚做衣服,看到姜豚穿著她繡的漢服,她就滿滿的成就感。 看著掛斷的手機(jī),姜豚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這丫頭就是如此火急火燎的性格,偏偏做繡活的時候文靜的像個大家閨秀。 她扶著圍欄往樓上走,另一手點(diǎn)屏撥通了小老頭的電話。 嘟嘟嘟的聲音響了很久,那邊才接通。 “喂,師父。” 老人家說電話的時候都是用喊的,就算對面的小老頭耳聰目明也是這習(xí)慣。 “師父,你電話來的正是時候,我正在研究你給我的藥方,除了一味叫做心渠的藥,其他藥材都已經(jīng)備齊了。” 小老頭的話題永遠(yuǎn)與藥有關(guān),完全就是藥狂人。 “我查了藥典和古藥籍,都沒查到心渠是什么藥。” 姜豚說:“這是少數(shù)民族的叫法,我忘了備注了,心渠就是我們的常用藥草線。” “哦,原來是草線啊,我給它備注一下。” 小老頭趕緊拿過旁邊的毛筆,寫備注。 姜豚說:“你把筋骨丹給錢家送去。” 小老頭把筆一摔,“憑什么?這幫人太不要臉,竟然找到你哪里去了。不對,如果他們知道你身份,哪還需要藥協(xié)會的筋骨丹啊。” 姜豚:“錢家老太太的孫女是我的好友,聽說病的很嚴(yán)重,你把筋骨丹送過去,等我來京華市給你煉一爐子。” “師父,你說的真的?” 小老頭驚喜,“你再說一遍,我確認(rèn)我沒聽錯。” 姜豚:“我來京華市把你的鎮(zhèn)會之寶給你補(bǔ)上。” “還有呢?” “嗯?” “就你剛剛說的,什么一爐子?” 姜豚:“給你煉一爐子丹藥。” “啪!”小老頭一拍手,“好了,錄音完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