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449.于情于理-《大隋說書人》
第(2/3)頁
這孩子別看年紀小,但待人待事還真不糙。
最起碼這事兒做的沒毛病,把李世民的面子給托住了。不至于鬧出來個什么“三顧茅廬”之類的笑話。
可問題是……他這會兒是去見狐裘大人。
昨夜那位睡著了,沒法問。他現在著急的是河東那邊……孫靜禪已經到洛陽三天了,這三天別說她了,連紅纓都未曾過來。
有些舉動……人家就算不明說, 李臻也懂。
畢竟, 他手底下還沾著人命。
所以今天得去問問狐裘大人到底準備怎么弄。
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李臻心說那得抓緊點了,于是把裝著道德經的包袱遞給了小伙計,又從兜里掏出了二兩銀子。
“這個放我那屋,你晚上上街吃去吧,順帶去置辦一把油紙傘,到南城布莊找一個姓劉的裁縫,告訴他守初道長要兩套新衣裳。在買幾張新油紙,用來包書用的。火折子備幾個。”
交代清楚了,在小伙計的點頭下,他問道:
“那個李將軍住哪?”
“北城右驍衛將軍府。”
聽到這稱呼,李臻更確定了對方的身份,于是點點頭:
“好,去忙吧。”
說著他直接走出了院門,騎上了老馬朝著洛水橋走了過去。
一路過了橋,他輕車熟路的往狐裘大人那走。打算先問清楚后,李世民年紀輕輕的,肯定喜歡熬夜,到時候再拜訪也不遲。
下馬,叩門。
等了一會,李忠打開了門:
“守初道長。”
“福生無量天尊,李管家,不知侍郎大人可在?”
聽著李臻的招呼,比起之前臉上少了份客套,多了份真摯的老管家搖頭:
“不在,小姐走之前便知曉道長會來,托我給道長帶句話:河東之事,她會想辦法解決,道長勿要再過問了。”
“……想辦法?”
李臻一呆,但馬上就問道:
“這么說……侍郎大人之意是,她也不確定?”
李忠再搖頭:
“那老夫便不清楚了。不過……”
看著道人那納悶的目光,李忠想了想后,才說道:
“老夫倒是想給道長一個忠告。”
“您說。”
聽著李臻的客氣,李忠壓低了聲音:
“河東毋端兒雖已身死,但陛下那邊并未傳出來開恩的旨意。也就是說……對于百姓們是否曾經落草為寇,依舊要追查下去。那邊的情況混亂,但只是表象,其中還有些錯綜復雜的東西,絕非表面上看著那么簡單。道長是方外之人,心有慈悲老夫能理解,可縱觀道長為人,有些時候還是太過爽直了一些,我家小姐不讓道長摻和河東之事的根本原因便是出在這。所以……請道長切莫挨的過近,聽小姐的,把事情交給我們處理便好。”
“呃……”
他聽得懂李忠說的意思么?
自然是懂的。
不過,全對么?
也不是。
姑且不論百姓們能否及時得到救治賑濟,或許狐裘大人有通天手段能做到,但別忘記了……
老杜還在河東等他。
原本以為狐裘大人可能還要幾天才能回來的,可誰知倆人就錯了半天的功夫。
哥們有難處,需要幫忙。
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更何況……雖然這位李管家話說的隱晦,但實際上李臻聽的很明白,無非就是有人想在河東做文章罷了。畢竟它的地理位置擺在那,龍門門戶,卡在帝王喉嚨里的一根刺。
現在隋朝的野心家遍布大江南北,但你們怎么想的和我沒關系。
河東有多大的戰略價值、利益、或者是能用來做什么,這些都無所謂。因為無論怎樣的一種利用價值,都不應該是以犧牲那些苦哈哈的在土地里刨食的苦命人為代價。
事到如今,已經窮盡所能卻想不到怎么能讓一郡之民一整年“餓不死”的李老道心里只剩下了一個念頭。
救一個人。
或者說,一個一個的去救。
說句難聽的,河東那“六十萬”左右的人,姓張的、姓李的、姓王的……說不準里面就有他李老道的祖宗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定边县|
海南省|
平果县|
井研县|
江陵县|
达日县|
尼木县|
河曲县|
武功县|
海盐县|
宁城县|
秦安县|
韶关市|
平遥县|
弥勒县|
浏阳市|
赞皇县|
泸溪县|
阳泉市|
嘉善县|
彭水|
鞍山市|
通榆县|
高密市|
绥江县|
闻喜县|
克东县|
莱西市|
通江县|
蒙自县|
库车县|
昌黎县|
红桥区|
平谷区|
凌源市|
新郑市|
贡嘎县|
东辽县|
黄山市|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