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我和老杜看禿驢-《大隋說書人》
第(3/3)頁
可又有點捉摸不透。
想了想,他試探性的問道:
“道長之意是說……”
“太深奧了呀……克明。”
李臻有些感嘆:
“我之前給別人講故事的時候,其實書里也有佛門角色。偶爾我說起禿驢也好,罵他們弱智也罷……也有人看不慣,說我對佛門不敬。而等我因為故事里的某個事夸起來那群和尚的時候,又有人說我站在道門的角度去幫佛門說話,也不合適。我呢,就告訴他們, 我說:列位,甭管佛門也好、道門也罷。我們存在的初衷, 便是希望這個世道變得好一些。而大家伙呢, 若是連個向善之心都沒有,那佛道又有什么用?說白了,大家都是為了這個世道變得更好而存在的,對吧?”
“……此言有理,確實如此。”
杜如晦感同身受。
只覺得……道長真的是一言直指人心。
發人深省。
“可是呢,克明。你就不說別的,就說這禿驢念的經文。佛陀在教訓這群要飯的……”
“……道長,比庫不是要飯的。”
“可經文里不就是要飯的?嘿,要我說,這群禿驢良心壞透了!人家不是要飯的,非說人家是要飯的……”
杜如晦心說你這不是廢話么?
話都讓你說完了。
我還說什么?
只能繼續聆聽。
就聽道人在那搖頭:
“佛陀對這些要飯的說的話,其實是用道理來告訴他們什么是佛法,對吧?我覺得,當時的場景,佛陀在面對一些要飯的說話時,肯定不是滿口之乎者也。你想想看,他要但凡會讀書認字,去外面當個什么記賬先生之類的,都不至于要飯。而文化程度有限的叫花子……就好比你現在去洛陽城里找個乞丐,你要和他聊聊孔孟所言的不勞動,不得食。你會怎么聊?是引經據典?還是用最淺薄的話語給他闡明這個道理?”
“……”
在杜如晦若有所思的目光下,李臻聳聳肩:
“我覺得,如果真的有佛陀,那么大智慧的佛陀一定不會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他會用最直白的語氣告訴要飯的叫花子:哥幾個吃著吶?哎,和你們掃聽個事兒。你們知道……大海是什么味道么?
不知道?沒關系,我告訴你啊……大海只有一種味道,是咸味。老幾位,這就和我說的道理一樣,這世間律法也只有一個味道,就是讓你遵循律法,才能得到解脫,嘿,你還別抬杠,不信咱試試……我覺得佛陀一定是這么說的。只不過……”
“……只不過?”
“只不過,紀錄佛陀說的人,可能和你一樣,覺得我有些粗鄙。所以把這段話給修飾了一下。而修飾之后,佛陀的話就變成了大智慧。讀書人聽得懂,可卻忘記了……這話一開始本就是對要飯的說的。就跟我不信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時,會對守城將領說:聞我而至,當開妙法之門,成道修正。而是會喊上一嗓子:將軍,老子來了,給老子開門,老子要去成仙啦!”
“噗嗤……”
前后的反差讓杜如晦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笑意,笑出了聲。
可沒來由的心頭卻滿是認同。
是啊……
話雖然糙了些。
可道理仔細想想,不真是這樣么?
孔孟圣人的心愿,不就是啟蒙世人么?所以留下了《論語》長篇。
但那是他們自己的話么?
并不是。
而是其弟子紀錄的圣人言行。
不然也不會是滿篇“子曰”了。
而這些“子”在曰的時候……真的也是那般佶屈聱牙么?
未見的吧……?
他正想著呢。
卻沒發現……
不知何時,那懸于半空的僧人睜開了眼眸。
眼里同樣出現了一抹思索之色。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阿拉尔市|
平潭县|
进贤县|
从江县|
彭阳县|
汉川市|
如皋市|
买车|
平江县|
东山县|
肃宁县|
乡城县|
鄱阳县|
顺平县|
红原县|
海盐县|
清水县|
呼玛县|
石棉县|
棋牌|
陇西县|
健康|
瓦房店市|
南漳县|
宜宾县|
邯郸市|
满城县|
和顺县|
于都县|
长丰县|
青浦区|
上杭县|
北票市|
涞源县|
桐梓县|
清涧县|
赤城县|
长岭县|
乌兰浩特市|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