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山下-《修仙從己未津門開始》


    第(1/3)頁

    過了九原,再往西行就是五原,此處已經是河套邊緣。從五原出發,路分南北,一路往南,過銀川,走武威、張掖;一路往北,繞過瀚海,在戈壁邊緣經過,直奔天山。

    在五原休整一夜,打聽了道路,費景庭與張樂瑤商議一番,便決定走北路。

    此前在歸綏前后耽擱了半個多月,浪費了不少時間,此時自然要加緊趕路。

    從五原出來,或許是在小世界里待膩了,符蕓昭便迫不及待的出來,欣賞起了大漠風光。先是符蕓昭,后來就連性子最乖巧的倪秋鳳都受不住,搶著出來放風。

    前些時日,費景庭抽空去到小世界之內,找了個靠近市區的別墅區,改造了一間房子出來。所謂的改造不過是拉了一臺柴油發電機過來,解決了電的問題。水沒法兒解決,依舊是隨用隨取。

    留在小世界之內,起初還算新奇,畢竟相差了百年,不說別的,就是游樂場里那些不需要電動的娛樂設施都夠符蕓昭瘋玩的。可小世界到底不是真正的世界,終日灰蒙蒙一片也就罷了,如倪秋鳳這樣的,領域不過身前三尺,離著遠了說話對方都聽不見。

    更為要緊的是,費景庭去到小世界里只能是神魂狀態,雖有真氣充盈其身,可到底有些事做不了。

    瀚海、隔壁,風光自然與草原不同,眾人分乘兩輛車,先行北上,繼而西行。

    費景庭比照著地圖,此時他們所走的路線,大略就是后世的g7國道。

    這一路都是沙漠、隔壁,偶爾能看到些許的荒原。費景庭沒走過此條路線,可手中的地圖卻是高清的衛星地圖。比照衛星地圖也能發現,處于清末延續下來的小冰河期,這一路荒蕪得緊。

    待到了百年之后,氣溫升高,降水線北移,這一路就不會如此荒蕪了。

    津門小世界中有圖書館,費景庭閑暇之余總會翻閱一些圖書。當日為了寫那本《農耕、游牧與海洋》,翻閱了不少資料,其中就有一本推測了漢唐時期至今,歷朝歷代的平均氣溫。

    筆者推測,盛唐之所以能在關隴崛起,全然是托了氣溫升高,降水線北移的福。

    盛唐之時,關中降水豐富,植被茂密,連帶著西域大漠戈壁之中都存有不少的綠洲,于是絲綢之路貿易繁盛。待到了宋時,又到了小冰河期,西域那些小國因著降水線南移,也不知滅了多少。

    縱觀歷史,每一次氣溫升高,華夏都會迎來盛世。至于見天叫囂、宣傳環保,那是歐洲人才會擔心的問題。

    歐洲就是塊大洼地,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整個國家都得泡在海里,這幫歐洲人自然要跳著腳的著急。

    國內有些沒腦子呢,也不知怎么被這幫歐洲人洗了腦,也跟著嚷嚷環保。

    看著漫無邊際的沙漠與隔壁,費景庭琢磨著回頭必須寫本書出來。好歹他現在也算是知名學者,寫本書來留給百年后的人們,免得上了洋鬼子的當。

    過了瀚海,道路難行起來,便是連越野車也不好同行了。費景庭便讓眾人回到小世界里,自己與符蕓昭騎著摩托繼續西行。

    沿途倒是遇到了幾處綠洲,只是這年頭亂的緊,北洋政府對西北基本沒什么約束力。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人大多留宿在野外。

    如此騎行十來日,荒原上的綠意越來越顯著,植被變得密集起來。一日早間醒來,從帳篷里出來便瞧見遠處高聳云際的山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米脂县| 上犹县| 连云港市| 礼泉县| 靖远县| 平果县| 云龙县| 信丰县| 灵武市| 永川市| 兴安盟| 颍上县| 宜兰县| 静安区| 临海市| 太白县| 鄂托克前旗| 富宁县| 孙吴县| 罗田县| 邮箱| 寻甸| 安平县| 孟津县| 延安市| 绵竹市| 都昌县| 徐汇区| 响水县| 阿拉善右旗| 四平市| 民勤县| 彭山县| 镇安县| 桦甸市| 江永县| 拉孜县| 宜兰县| 凌源市|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