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時間又過了兩日,徐遠仍舊閉門不出,亦沒有送出一塊白玉佩,然而白玉佩出現在眾人視線里的次數卻反而多了起來。不僅僅是欞星,白鹿,紫陽三個小書院,就連四小書院里人最少的先賢書院,也有學子腰佩徐遠所送的白玉佩。 起初佩戴白玉佩的大多都是出身于大徐的學子,無論徐遠送白玉佩到底是根據文才德行還是說個人喜好,有一點是無可辯駁的,那便是這塊玉佩代表了大徐當代攝政王的認同。這對于出身于大徐,初夏文會結束之后也要回到大徐的大徐學子來說,白玉佩不僅僅是象征著將仕佐郎的身份,說得功利些,有這塊白玉佩,日后在仕途上也能順暢不少,更何況腰佩白玉佩,萬一就被攝政王殿下看見了呢? 但到了后來,有不少收到了白玉佩但是出身于北元,西河,女真的學子腰間亦是掛上了白玉佩,雖不知道為什么,但是一時間,徐遠所送的白玉佩竟然成為了白鹿洞書院新的風尚。 到了第十天,徐遠和武剛烈走出住處,漫步在白鹿洞書院中,四周來來往往的士子有不少腰間都懸掛著白玉佩。武剛烈并不關心這些,朝徐遠有些著急地問道:“師弟,這都過去十天了,你十天前說有辦法能幫我找到線索,可是你這幾天不是送玉佩就是窩在院子里練拳。我實在想不明白,你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 徐遠笑著道:“二師兄莫急,線索馬上就找到了。” 說著,他攔下一個腰間無佩,剛剛頻頻向自己張望的學子,掏出一枚白玉佩笑著道:“小小玉佩不成意思,還望秀士能夠收下。憑此玉佩,秀士在大徐就等同于我大徐的將仕佐郎。” 學子接過白玉佩,眼神深處閃過一絲激動之色,作揖恭聲道:“謝殿下。” 徐遠趁機看了下他的屬性,文科60,武科40,人品果不其然只有32而已。他臉上不動聲色地笑道:“聽秀士口音,像是晉州人士?” 學子點頭道:“回殿下,草民乃晉州大同府人士。” 徐遠隨口玩笑道:“我聽說書院前幾日來了個要找一個叫狗娃子的秀士的家伙,我記得大同府有給孩子取小名的習慣,說不定他找的人就是秀士你。” 學子連忙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大同府雖有這樣的習俗,但是多見于村野之地,草民祖上六代都是大同縣人士,家中沒有這種習俗。不過草民聽說欞星書院有個叫顧明亮的小時候的小名就叫做狗娃子,除了他之外,草民還聽說李薄言兒時小名,也叫這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