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跟小愛盤點完后,貝高陽又去看了魔網的‘深淵’。 其實就是個‘污水池子’,大量魔網用不上或者說‘有害身體健康’的眾生意念集合就被放置在這個第一次開辟的附屬空間上。 注意,是附屬空間而不是壓縮空間。 壓縮空間是在原空間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褶皺,就好像激流中形成了一個人為的小漩渦,本質上,它還是屬于激流的一部分,不過是被外力影響,形成的一定程度、一定時效的特殊空間結構。 壓縮空間在一些運用場景上大量使用,在于它實現的門檻低、消耗小,但從功效方面來講,遠不如附屬空間那樣的實用。 那什么附屬空間呢? 顧名思義,就是在原空間的基礎結構之外,延伸出去關聯的空間結構,就好像一個小小的、附屬于主空間的氣泡……大氣泡上冒出的小氣泡,這樣想象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氣泡小的什么程度? 如果主物質位面這個大氣泡有地球那么大,那這個小氣泡就好比人的眼球。 置身在這樣的人為空間中,第一感覺就是它的脆弱。 視野灰蒙蒙的一片,以貝高陽8環大法師的精神力量,能輕易的觸摸到它的邊界,空間壁壘真是像‘紙’一樣的薄,像是稍微大一點的波動就能將它撕碎。 但這也是一種錯覺。 在脆弱的空間結構都不是能輕易撕碎的,破碎的空間會形成大量的空間碎片,而空間碎片是可以切割一切的。 時空亂流之所以如此危險,連神祇的分身都不敢輕易涉足,就是因為有大量的空間碎片存在。 將一個附屬空間引爆,就好像地球上引爆一枚核彈,是貨真價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與敵皆亡的最后手段。 附屬空間的脆弱,更多的來自敏銳的感覺。 好像置身在一個顫巍巍的雞蛋內部,大法師的精神和靈魂質量,好比鐵屑,雞蛋雖大,卻不能承載鐵屑的質量和密度,因此,整個空間結構都在發生震顫,也就給了他這樣的即視感。 透過霧蒙蒙的霧,貝高陽感覺到自己的‘下墜’,這種‘下墜’速度極其驚人,霧氣因此而巨量翻涌,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就墜落到它的底部。 眼看就要接觸渾濁的‘海面’,貝高陽一個響指,在‘海面’上來了個急停,但其攜帶的巨大勢能,還是將‘海面’壓出了一個巨大的凹陷。 當勢能被‘海面’吸收后,這個凹陷又被平復,因此,四面八方的‘海水’在填平這個凹陷的過程中,形成了規模巨大的海嘯。 轟…… 附屬空間的顫動更劇烈了,宛如世界末日一般。 任何空間結構,都有一個它能容納的質量上限,超過了這個上限,就會引起空間結構的不穩,這個法則適用于包括主物質位面在內的一切空間結構,諸神之所以不能真身在各大位面行走,安全只是原因之一,最大的原因還是以她們的質量和密度,真身降臨,引起的動靜就會像現在這樣。 因此,最多用分身行走于各大位面,還是量身定制的分身,控制分身的質量和密度,這樣做倒不是為位面和生活在該位面的生靈考慮,就好比貝高陽現在這樣,動作稍大一點,就要擔心被‘誤傷’到了。 那么這個‘海面’是什么呢? 從視覺上來看,它是一種渾濁的、粘稠的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東西。 它就像個各種顏料混雜的大染缸,表面還在隆起一個個巨大的氣泡,瞧著有些惡心,每個氣泡破滅,都會沙發各種隱約聽聞的呢語聲,這種呢語是有形的,是一種向上揮發的煙塵,越是靠近,聽到的就越是清楚,要是不小心觸碰到了,呵呵,就能感受千萬只鴨子在耳邊歡唱,粗暴的闖進意識中,影響和感染自身的情緒,甚至能占據你表層意識的苦處了。 不錯,它們正是來自玩家們的意識集合。 不過是無用的,有害的。 但這個無用和有害是相對而言,只是對魔網來說,它們的‘成分’魔網并不能吸收。 煙塵向上揮發,越來越高,越來越澹,漸漸形成充斥空間的濃霧。 這就是‘深淵’的雛形了。 當海水中的‘固態’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形成陸地,空間結構越來越穩固的時候,就會形成天空。 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是不是跟地球的創世神話很像? 迦南乃至整個晶壁系的形成之處,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 當天空和陸地形成,空間結構也就穩固下來,‘眾生意念集合’會演化萬物,‘集合’中對一切事物的想象和定義,會演化成空間獨有的‘氣候’也就是所謂的法則。 那么問題來了。 玩家的想象和定義,明顯是帶有地球色彩的,跟迦南的神秘學敘事出入甚大,以后如果這個‘深淵’真的形成,必然會更像地球,這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入侵了。 兩個晶壁系的交流,隨著玩家這一載體,已經發生的很深入了,被玩家的靈魂帶回地球的神秘現象與規則,被玩家定義、想象、支撐的魔網以及這個附屬空間。 魔網就好像一座橋梁,兩個晶壁系不同性質的海水交融在一起,必然攜帶了兩者的基因,也必然誰都不像。 那它像什么呢? 貝高陽希望魔網最后長的想自己規劃的那個樣子,目前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好了,言歸正傳。 海面很遼闊,可以想象魔網現在收獲的魂力和信仰總量該是如何充沛,這個‘污水池子’目前還沒有害處,他就好像一個還在發育中的‘腫瘤’,貝高陽要做的,是保證它是不會進化到惡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