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想不到好主意,那就賣個好價錢吧!

    誰愛要誰要,反正能撈到點錢,我就知足了。

    張東的態(tài)度簡直堪稱消極,絲毫沒有成就什么了不起功業(yè)的覺悟,而且也確實算不上多大的成功。

    如果了解當下高麗的狀況,你大約就會感嘆一句,是我們過去把國家看得太高大上了,其實國家可以很簡陋。如果過去不簡陋,那就折騰到簡陋……

    張希孟在府邸招待了李善長,甚至還親自下廚,給老李準備了幾道菜。

    光是這一個舉動,就看得出來,張希孟是真的挺在乎老李的,畢竟能坐在一起聊天的老伙伴太少了,李善長年紀也不小了,鬼知道他能不能熬得住……這要是最后一次該怎么辦?

    所以必須珍惜啊!

    當然了,李善長可不這么想,他渾身上下,充滿了干勁兒,對于經(jīng)營高麗,那是雄心勃勃。

    他一再要求張希孟,不要添亂。

    張希孟也懶得摻和,他只是好奇。

    “李兄,這個高麗國力如何,折騰了這么多年,還沒有亡國,你能說說清楚不?”張希孟隨手給李善長倒了一杯酒。

    老李喝過之后,臉色紅撲撲的,也終于打開了話匣子。

    首先元末的時候,并沒有可靠的記載,不過在壬辰倭亂的時候,高麗人口有一千多萬,和倭國比起來,大致相當。

    不過那時候是接受明朝兩百年庇護,疆域更大,人口生息繁衍,數(shù)量更多。

    因此李善長給出了估算,他認為元末高麗有五六百萬人,不會太高,但也不能太少。

    畢竟高麗效仿中原,設立了一套比起其他藩國,堪稱復雜的官僚體系,沒有足夠的人力供養(yǎng),絕對到不了這個程度。

    元末的高麗,主要是南北憂患,國中不寧。

    北邊是紅巾軍,南邊是倭寇。

    國中因為土地兼并,朝政混亂,兵無斗志,屢戰(zhàn)屢敗,屬于風雨飄搖。

    這才有辛旽改革的事情。

    但大明開始關心高麗的事情之后,不能說是政通人和吧,也可以說是天打雷劈了。

    回顧過去的幾年,高麗簡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整個國力,江河日下,人口流失,苦不堪言。

    最初大明聯(lián)合倭國,一起討伐不臣。

    辛旽在北,倭國在南,兩邊折騰。

    這一輪沖突下來,高麗損失了將近十萬兵馬,原來占據(jù)的大片土地也都丟了,更有超過二十萬人,逃到了大明,進入了北平的工廠,成為了勞力。

    隨后大明改變策略,轉(zhuǎn)而支持高麗,討伐倭寇。

    藍玉引兵登陸,一舉包圍了五萬倭寇,幫助高麗,拿回了讓倭寇奪走的土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敖汉旗| 鱼台县| 富民县| 介休市| 长沙市| 潼关县| 开鲁县| 江阴市| 都匀市| 丰宁| 敖汉旗| 永安市| 湖口县| 子长县| 工布江达县| 临汾市| 桐城市| 屏南县| 宿州市| 五原县| 宁强县| 资中县| 宝丰县| 桐庐县| 阳原县| 彝良县| 义马市| 桂林市| 济阳县| 嘉荫县| 吉木乃县| 河东区| 尼玛县| 东阿县| 且末县| 饶河县| 红原县| 乌审旗| 永川市|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