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抓到了倭國懷良王,百姓們都是歡喜鼓舞,以為俘虜了一國之君,很快倭國的事情就平定了。
陛下神威,常國公天下少有,甚至當初鼓動對倭國用兵的孫炎,都跟著撿便宜,聲望日隆,坐穩(wěn)了首輔之位。
可事實上,這不過是大明老百姓的一廂情愿,或者說當慣了上國子民,總喜歡以己度人,拿大明的經(jīng)驗,去套別的國家。
別說什么懷良王不是國君,就算真的抓到了一國之主,八成也解決不了倭國的問題。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老朱下旨,把幾個皇子都召集過來,包括年紀漸漸長大的老五周王,他們排成一排,前來聽張相的教導。
另外以孫炎為首的朝臣,以徐達、湯和為首的勛貴,也都悉數(shù)趕來,正確理解倭國的問題,對于接下來的對外方略,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大家伙都顯得格外認真。
張希孟開宗明義,直接道:“面對海外諸國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常識,那就是中原上國的情況,我們的歷史發(fā)展,不是天經(jīng)地義,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甚至戲謔點說,我們才是異類,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們都顯得格格不入。如果拿上國的經(jīng)驗,去處理海外的問題,八成是要碰的頭破血流的。”
聽到這個開頭,朱棣頗有心得,高麗不就是那樣,藍玉那么壓榨,竟然還比不過高麗的貴胄,在大明這邊,已經(jīng)人厭狗嫌,險惡黑心到了極點。放到他們那邊,還能當菩薩供著。師父講的,那是一點錯也沒有。
朱棣喜滋滋聽著。
毛貴長期負責外務,他也清楚這些,聽得很認真。
但是對于一些官員來說,就不那么順耳了,我們可是上國啊?我們五千年的經(jīng)驗,五千年的文明,難道成了異類?
這也就是張希孟說,換成另一個人,早就被口水淹沒了。
甚至像錢唐那種,他堅定支持張希孟的主張,但是對外的方略,錢唐卻希望將天下都變成中華。
所以即便面對海外和大明的差異,他也是極力求同存異,畢竟早晚都要成為大明的一部分,哪能說不一樣呢?
面對這種想法,張希孟也只能一笑了之。
你還不能說他錯了,只能說追求過于遠大,目標太過宏偉……
“其實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并不長,嚴格來說,他們進入文明,是靠著我們的幫助。當初倭國派遣遣唐使,效仿大唐,建立國家。差不多一兩百年,倭國跟我們的情況差不多,也走在王朝興衰的路子上……但是接下來,倭國的發(fā)展,就出現(xiàn)了偏差,這個問題還要歸結到土地上面。”
“倭國也出現(xiàn)了豪門兼并土地,巨室田連阡陌,大批百姓淪為佃農(nóng),奴仆……這些豪門大族,又跟著地方官吏將領勾結,形成了強大的地方力量。”
眾人聽到這里,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同,畢竟中原王朝也都有這種問題,像元末,唐末,漢末,不都是這樣嗎!然后就農(nóng)民起義,重新洗牌,再來一次唄!
我們都太熟悉了。
可惜的是,這一套在倭國,不起作用了。
首先倭國學了唐朝,但是沒學全。
他們并沒有采用科舉制,人才沒有流動。而且本身國家也太小了,圍繞著國主周圍的官僚體系,實力太弱。
從國君以下,公卿大臣,全靠著父輩傳承,那日子簡直比四世三公的袁紹還舒服。
有個一兩百年,也就成了一堆豬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全南县|
武陟县|
涪陵区|
东平县|
抚远县|
临沧市|
会同县|
南开区|
大理市|
林州市|
西昌市|
鄢陵县|
昂仁县|
稷山县|
贵港市|
平罗县|
屯留县|
南澳县|
鄂温|
突泉县|
南安市|
米易县|
丹凤县|
宜章县|
申扎县|
内黄县|
确山县|
九龙县|
宽甸|
澎湖县|
北宁市|
西和县|
于田县|
潼关县|
隆子县|
泗阳县|
股票|
徐闻县|
吉林市|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