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自從老朱北上,朱標監國,也有兩年時間。沒有了父親的壓制,朱標越發自信起來,那種上位者的氣度,一日強過一日。
君臨天下,駕馭這個龐大的國家,確實需要這樣的氣度。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朱標的火候還是差了一些,這個國家也太大,太復雜了。
因為朱標不管怎么努力,他都發現,災荒,饑餓,甚至是流民,依舊不斷出現……雖然規模很小,但也不能視而不見。
最諷刺的是,前年的時候,濠州等地出現了災荒,對了,此刻的濠州,已經改名鳳陽,作為大明的龍興之地,居然出現了大面積挨餓的情況。
所幸緊急調撥了一批糧食,才沒有出大事,但是也嚇得朱標冒了一身冷汗。要真是鳳陽出現民變,朱元璋還沒死呢,就冒出一個新的朱元璋,這大明君臣,樂子就大了。
朱標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細研究,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真是他不行,還是地方官吏出問題?
又或者是老天爺作對?
經過差不多一年左右的調查了解。
朱標很無奈承認,或許這就是農業社會的常態,三年旱三年澇,災荒不斷,民生艱難。
朱元璋剛起兵的時候,由于戰亂,人口逃亡,土地撂荒。這時候推行大規模的均田,每家每戶,能拿到的田畝很多,而且剛剛得到土地的百姓,還想著成家立業,因此建房子,結婚的也多。
這樣一來,大量的余糧拿到了市面上。
再加上興修水利,極大增加產量,所有才有了一段時間的繁榮。
以淮西等地為例,納入老朱治下,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最早生出來的孩子,現在已經當爹了。
暴漲的人口,很快將多余的土地瓜分一空。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一家最少三五個孩子,多少余糧都不夠吃。
這幾年又陸續發生水災,旱災,蝗災……老百姓的積累迅速榨干,如果不救濟,就會出現流民。
其實這也就是歷代的常態,基本上立國三五十年,甚至更短,就會出現一大堆的問題……想辦法勵精圖治,能勉強過一百年。
等到一百四五十年以后,已經是遍地窟窿,這時候天降猛男,推行斷然措施,又能延壽一段時間。
到了連改革都改不了的時候,那就只能等死了。
大明朝連開頭第一階段都沒有走完,畢竟嶺南,湖廣,巴蜀,乃至中原,還有多余的土地,還可以推動移民。
保守估計,再有二三十年,才會真的大面積爆發危機……
可朱標捫心自問,二三十年,也不是多長的時間啊!
自己完全能活著看到那一天!
而且現在不著手解決,到了積重難返的那一天,就真的沒辦法了。
幾乎一瞬間,朱標就意識到了,唯獨發展工商,才能解決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天祝|
包头市|
东方市|
贵南县|
衡阳市|
二连浩特市|
富锦市|
宜宾市|
漳浦县|
上林县|
兴化市|
保康县|
淮北市|
土默特右旗|
大安市|
宁明县|
中方县|
图们市|
乌兰浩特市|
达日县|
潍坊市|
香港
|
福清市|
大邑县|
平阳县|
重庆市|
拉萨市|
方山县|
武隆县|
安化县|
永嘉县|
厦门市|
元氏县|
花莲市|
皋兰县|
威信县|
沐川县|
沂水县|
定襄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