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六十六章 后繼有人-《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張希孟稍微思忖,就說道:“田賦只怕是要減少很多了,接下來就算重新主持一個分田,也不能用梯次稅率,只能采取固定稅率,南北的情況,稍微不同,稅率多少,還要最后確定才行。我的預估,最終大明的田賦,能穩定在兩千五百萬貫,到三千萬貫之間。也就是說,還不足現在的六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缺口,很快就會落到我們的頭上。”

    張希孟嘆道:“當年采取梯次稅率,一來是想多收點錢糧,二來是抑制大戶,通過稅收,達到平均土地的目的。現在看來,人口的增加,已經不允許我們這么做了。總而言之,接下來的大明朝,需要在財稅上面,做出巨大的調整。說白了,一定要充實國庫,要讓戶部能夠運轉下去。”

    “李善長雖然也懂得理財,但是他的思路不行,解決不了冒出來的新問題。必須換人才行。當然了,接下來該怎么辦,需要如何調整,還需要詳細的調查,需要上上下下,展開一場大討論。從朝廷到各地布政使,田賦,商稅,都要全盤討論,最終拿出個方案。財稅關乎一國盛衰,不論哪一朝,由盛而衰,都是栽在了財政上面,我們必須慎之又慎。”

    ……

    面對張希孟的這一番論斷,朱元璋已經徹底息了看熱鬧的心了。

    他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面對這么大的危機,甚至是生死劫難,老朱不認真是不可能的。

    “先生,你有什么高見嗎?”

    “我的辦法也不多,大約就是對內對外兩條路。”張希孟道:“先說對外吧,這就是我一直提倡發展工商,重視外貿的另一個原因。因為田賦這個東西,不但有上限,而且會隨著人口增加,而大幅度下降。絲毫沒有逆轉的可能。所以只是建立在種田上面的勵精圖治,不管怎么弄,都是治標不治本。”

    “再有,我認為需要改革財稅的分配,要把財權收回到朝廷,尤其是國庫,必須有絕對的主導能力,我們這么大的國家,如果國庫沒有絕對的控制力,下面就會各行其是,違背朝廷的意思。畢竟拿不出來錢,就沒人給朝廷干活,這事情放在歷朝歷代,也都是如此。”

    老朱認真聽著,隨即道:“先生所言極是,那你準備怎么辦?”

    “我的想法是講田賦固定為地方稅,而朝廷則是專注商稅上面。”

    老朱想了想,忍不住道:“能不能說得仔細點?”

    “主公,田賦雖然有上限,但畢竟總數不低,而且相對穩定。再有土地兼并,天高皇帝遠,多數還是地方上胡作非為。如果把田賦當做地方收入,那么地方就有了維護田地的必要,他們一定要防止兼并,保障自己每年的正常供應。如此一來,再加上朝廷的監督,我們就能維持均田這個根基,畢竟維持的時間越長,對大明越有利。”

    老朱連連點頭,“先生高論,果然不同凡響。只是咱還擔心,田賦交給了下面,戶部的糧食怎么辦?朝廷沒糧,只怕也不行吧!”

    “所以就要看燕王了。”

    “老四?他能干什么?”

    “糧食公司!”張希孟笑道:“眼下在北平,遼東等地,已經開始籌備一批大的糧食公司,他們產量大,能夠調撥的糧食多,以此作為國庫儲備,安全穩妥,供應充足……如果主公覺得還不夠,咱們還可以從其他地方,挑選合適的糧倉!”

    朱元璋一怔,“先生說的糧倉,是海外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只此一句,朱元璋就哈哈大笑,十分開懷。

    這話才是古人真意,說得太好了。

    老朱沉吟了再三,這才道:“先生布局深遠,思慮周全。果然是天下無雙,古今第一!咱們接下來要重新分配田畝土地,要調整財稅,要對外用兵,籌建海外糧倉……沒有一樣容易的事情,每一樣都需要通盤考慮,仔細籌謀,小心論證,踏實踐行……這么多的事情,確實不能困在繁雜的政務之中,應該跳出來才是。”

    朱元璋突然大笑道:“張先生,這回咱算是明白了你的用心。過去打天下的時候,是咱們君臣聯手,現在還要咱們君臣合作,才能珠聯璧合,所向睥睨,你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鹿泉市| 大足县| 宜宾市| 镶黄旗| 乌拉特后旗| 德化县| 合山市| 镇赉县| 兴安盟| 长寿区| 青岛市| 扬中市| 区。| 汉源县| 卢龙县| 大兴区| 马关县| 沙坪坝区| 桑植县| 陕西省| 景德镇市| 伊宁县| 文成县| 白玉县| 黄大仙区| 仙居县| 化州市| 临武县| 红安县| 兴义市| 隆子县| 渝北区| 凤冈县| 孝感市| 休宁县| 宝清县| 南召县| 巢湖市| 元江|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