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面對胡大海,張希孟向來是開誠布公的,跟這位忠勇可靠的大將,藏著掖著實在是沒有必要。

    “其實自從魏國公卸去軍職,轉任御史大夫開始,就給所有將領豎起了一個榜樣。就拿北平的這些將士來說,他們想成立屯墾公司,自己種田自己發財。朝廷肯定鼎力支持,我也是不遺余力。但是有些規矩還是要守的。他們必須脫去軍籍,經營上也要自負盈虧。”

    胡大海連連點頭,“這個俺知道,如果有朝廷托底兒擦屁股,那就和軍屯沒有差別了。”

    張希孟笑道:“這話說得明白,咱們的軍屯,是需要無償繳納一定比例收獲的,原定的基本是三成上下浮動。現在的屯田公司,則是需要繳納稅賦。”

    張希孟和胡大海把情況解釋清楚了……過去北平大約有幾種土地占有形式,一個是和中原一樣的小農,個人的分田數量或許會多一些,基本以百畝為限。這種是和中原百姓一樣納稅服役。

    再有就是為了供應駐軍開支的軍屯和商屯。

    所謂軍屯,是可以用在籍軍人的,他們集體勞作,平均分配,產出的三成要繳納給所屬駐軍。

    剩余的糧食,可以拿出來販賣,也可以分給大家伙。

    商屯的情況類似,只不過他們可以通過繳納軍糧,換取鹽引,經營食鹽。

    總而言之,這兩者都有以物易物的成分。

    但是到了屯田公司這里,就完全改變了。

    他們按照產出,是繳納貨幣的。收獲的糧食,也由自己支配,可以囤積起來,也可以拿出去販賣。

    由于規模更大,糧食更多,他們甚至可以左右糧食市場價格。

    其實按照張希孟的規劃,在北平周圍,一直到遼東,甚至還會延伸到高麗……要組建一批規模龐大的屯田公司,數量在幾十個到一百以內。

    這些公司不但規模龐大,產出極多,張希孟還希望靠著屯田公司,來探索農業新技術……比如說以后拿到了紅薯土豆,想說服小農,去種植這些新鮮玩意,絕對是非常麻煩的,可能幾十年,上百年,也未必有成效。

    但是這些大的屯田公司就不一樣了。

    只要東西確實好,有利可圖,說服了當頭的,剩下就一片坦途了。

    所以說張希孟鼓搗屯田公司,不光是小農玩不下去的問題,他還存了革新農業技術的心思。

    這也符合張希孟的行事風格,他部署一件事,往往會牽出一大堆的事情,然后形成一股沛然不可阻擋的潮流,徹底扭轉整個天下大局。

    胡大海默默聽完張希孟的全盤構想,老胡沉吟道:“張相,俺算是聽明白了,可這么大的事情,都托付給商人,只怕是不妥吧?這些人唯利是圖,心中未必有朝廷,未必有天下!就算是對所有人好,對他們不好,他們也未必愿意做!”

    張希孟含笑,“你這話說得沒錯,所以呢,我希望一些有志的將士能夠站出來,都說是商賈逐利,但是軍中出身,到底能好一些……我們也不是不許逐利,只是要他們在發財的時候,稍微想想大明,要有些底限,也就是了。”

    張希孟又道:“再有,北平學堂有農學院,有商學院,還有那些銀行。屯田公司要經營下去,就要招募這些人才,還要向朝廷借貸。再比如抵御蒙古人搶掠,大規模組織海運,銷售……這些事情,還是離不了朝廷的幫助。總而言之,我們能通過這些手段,拿捏住他們。如果這些手段還不管用,那就代表上上下下,都被收買了,到了那時候,我也是無可奈何了。”

    張希孟說到這里,也透著微微的無奈,不管選擇什么,都會有好有壞……而此時的選擇,在若干年后,又會變成需要改革的弊政,這是幾乎沒有辦法的事情。

    胡大海默默聽著,隨后道:“張相,別的我不敢說,軍中的將士,到底和那些不一樣。我會好好跟他們說明白的,什么時候忘了朝廷,忘了天下,他們就連人都不要做了!都說無奸不商,可俺琢磨著,經商也有堂堂正道,咱們大明朝,就是靠著正道,打下了天下,沒道理經商就一定歪門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宁安市| 大理市| 改则县| 安庆市| 安化县| 沙雅县| 南安市| 大埔县| 扎鲁特旗| 宣威市| 青铜峡市| 保亭| 信宜市| 石城县| 甘南县| 道孚县| 株洲市| 珠海市| 葵青区| 麻城市| 唐海县| 宜黄县| 麻阳| 同德县| 新安县| 穆棱市| 冷水江市| 岐山县| 尚义县| 巩义市| 双牌县| 遂平县| 社旗县| 三江| 庐江县| 安龙县| 浦东新区| 都昌县| 罗甸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