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地廣人稀之下,需要道路,馬車,糧倉……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就算多收獲的糧食,也沒法順利收入倉庫。

    入不了倉庫,扔在地里,要不了多久就會腐爛,辛辛苦苦種的糧食,結果竟然白白扔掉。

    這種情況,哪怕到了后世,也都不少見。

    張希孟跟老朱分析了一路,基本上算是把北平,長城一線,種植糧食的難題,講清楚了。

    歸結起來,受限于自然條件,這里旱災頻繁,種植難度大,產量低,需要付出好幾倍的辛苦,需要更大的投入。

    最后收獲卻是很有限。

    “主公,現在還多虧了我們兵勢強盛,可以驅趕蒙古兵馬,要是蒙古人卷土重來,騷擾邊疆,搶奪百姓糧食。天災人禍,湊在了一起。臣唯恐邊疆還會崩潰,守在這里的人員,也不得不放棄土地,逃回內地。”

    張希孟道:“其實不需要土地顆粒無收,無法耕種。只要種田的投入過大,要承受的風險過多,而收獲寥寥無幾,就會造成百姓拋荒,放棄土地,畢竟大家伙都要生存。”

    老朱眉頭緊皺,十分揪心,一個種田的事情,還真把他給難住了。

    “張先生,既然如此,那就多招募人員,給百姓降低田賦,給他們牲畜,動員將士,協助百姓種田……這些還不行嗎?”

    張希孟無奈苦笑,“這些自然都行,但是卻要算在朝廷的支出上面。而且也都是臨時措施,治標不治本啊!”

    老朱咬了咬牙,“那先生到底有什么治本之策?”

    張希孟道:“治本之策臣也說不好,但是臣覺得,可以從這兩大難題下手,針鋒相對,或許能拿出辦法。”

    “你說!”

    “這第一條,就是種田成本的問題,能不能用罪犯種田,甚至從外面雇傭勞力……先把這個花銷降下來。然后要修建道路橋梁,建造糧倉,幫著百姓解決燃眉之急。”

    朱元璋點頭,“這些都可以,只不過咱聽著也像是治標不治本,跟咱想的也差不多啊!”

    張希孟笑道:“這就要說到如何克服風險了……臣以為單獨的農戶已經不行了。”

    老朱怔了一下,“先生什么意思?是需要百姓聯合起來,就,就像河南那樣,以村社合作,耕種田畝?”

    張希孟搖頭,“還是不行,河南是短暫恢復,日后還要把土地交給百姓。其次,北平等地,胡風侵染,根本沒有穩妥的村社,指望著效仿河南,也是行不通的。”

    朱元璋想了想,突然笑道:“聽先生的說辭,必定是還有辦法,說出來聽聽。”

    張希孟道:“確實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籌建屯墾公司。”

    “屯墾公司?”

    “對!現在北平的情況,小農維持不下去,村社無從談起,就需要規模更大,扛風險能力更強的屯墾公司!”

    張希孟向朱元璋分析,必須足夠強大,人員多起來,規模打起來,這樣一來,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說旱災的問題,單個農戶不行,朝廷出手,又因為反應遲鈍,耗費巨大,會得不償失。

    但如果有個幾千人的公司,就可以自己引水鑿井,解決問題。就算解決不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破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姚安县| 汉川市| 木里| 永川市| 四子王旗| 沂南县| 赤峰市| 沙雅县| 武穴市| 那坡县| 巴马| 确山县| 道真| 新干县| 前郭尔| 眉山市| 嘉兴市| 夹江县| 榆林市| 政和县| 广元市| 武穴市| 湟源县| 乌拉特中旗| 平和县| 蓝山县| 平武县| 腾冲县| 东源县| 永丰县| 抚顺县| 游戏| 凉山| 措勤县| 资阳市| 吉安县| 白河县| 麻栗坡县| 阳高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