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張相公,我,我是黃家的人,當初父親被迫入贅,這么多年了,他飽受白眼,身為人子,自然是希望恢復原姓,唯有如此,我父子才能挺直腰桿,才能活得有尊嚴體面,像一個人一樣……請張相公垂憐!”

    許觀眼中含淚,匍匐地上,哭得肩頭抽動,泣不成聲。

    跟他同來的幾個小伙伴也覺得悲傷,但終究沒有開口說什么,而是盯著許觀,又看了看張希孟。

    半晌之后,張希孟才道:“許觀,你先起來,我給你說點故事,你聽聽如何?”

    許觀漸漸收住哭聲,連忙爬起,躬身道:“學生恭聽。”

    “你知道陛下的家庭情況嗎?”

    許觀道:“方才張相公說過,陛下做過和尚,當過乞丐。”

    張希孟道:“陛下本是父母雙親,三位兄長,兩個姐姐……大災之年,陛下長兄去世,大侄病死,只余長嫂一人,攜帶幼子返回娘家活命,這個孩子便是如今的大都督朱文正。陛下三哥早死,二哥在饑荒之年,和陛下一起安葬了父母雙親,隨后入贅,在戰(zhàn)亂之中,已經失去了蹤影,只怕已經不在人世間。大姐一家失去聯(lián)系,二姐也死了,只余姐夫帶著一個外甥,便是如今的曹國公李文忠。”

    朱元璋在登基之初,曾經親自撰寫御制皇陵碑,因此他的家事不說天下皆知,也差不多了。

    可是聽張希孟這么一說,許觀依舊備受震撼。

    朱元璋是真不容易,六個孩子,只有他活了下來,大災之下,幾乎是九死一生。還有更慘的嗎?

    有!

    就是那些十死無生的。

    “許觀。儒家講仁恕之道,俗語也說,將心比心。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可越是聰明人,就越是容易陷入牛角尖兒。如果你只是拘泥于自己一家的情況,覺得你們非常凄慘,那淪為白骨的那些人,又該怎么辦?”

    許觀臉色漲紅,想要辯解什么。

    張希孟繼續(xù)道:“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覺得士可殺,不可辱,認祖歸宗,這是天大的事情,也覺得許家那些人,對你們不好,拋棄許家,也是理所當然。你能講出很多道理,許家也能講出許多道理。”

    “但是我想讓你明白,今年是大明立國十年,距離光復北平,還不到十年。天下紛亂,刀兵殺戮,死傷百姓,何止千萬!流血染紅江河,孤魂野鬼,尚在人間飄蕩,無處安身。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國家,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xiàn)狀。”

    張希孟伸手,拍了拍許觀的肩頭,小家伙下意識抬頭,和張希孟的目光對視,又急忙低下了頭。

    “我知道說這些大話,你未必會舒服,也覺得和你家沒關系……但是我想告訴你,在這種情況下,入贅的,被收養(yǎng)的,不計其數(shù)。有很多人,連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比如武學的平安,他就叫平安,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皇后娘娘收養(yǎng)了他,希望他平安,就起了這個名字。后來我問他要不要改個名字,他說不改了,他就叫平安,如果非要問他姓什么,那他姓平!”

    許觀聽到這里,終于變色,他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目光不是那么篤定,只是傻傻看著張希孟。

    張希孟則是繼續(xù)道:“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遠沒有結束。我這次過來講學,也是希望通過傳播知識,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讓大家伙探索富國強兵之道,永遠不要讓我們的后輩再遭受苦難。國運和個人的命運,在這時候,是相通的。當初決戰(zhàn)中原的時候,有幾百萬民夫,他們推著糧食,攜帶輜重,男女老少,一起上陣,拼了命給我們送糧食,所求的,無非是天下太平,能夠安居樂業(yè)。”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聽懂我的意思,但是我希望你能以天下為己任,放眼所有百姓。你讀書的條件很好,你也十分聰明。你該思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你的才華,用你的才華,做更大的事情,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不是反對你改回原姓,但是我希望你放開心胸,打開眼界,拿出更大的格局。其實這件事情,用不著我出面幫你什么,你能自己解決的。”

    許觀深深吸了口氣,又看了看張希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若尔盖县| 中牟县| 花莲县| 宣武区| 东兴市| 交口县| 平舆县| 丹巴县| 凤翔县| 安龙县| 大宁县| 丹凤县| 平湖市| 德阳市| 富顺县| 曲阳县| 特克斯县| 滕州市| 禹城市| 尚义县| 成武县| 定日县| 曲阳县| 鹤峰县| 黄大仙区| 林周县| 应城市| 故城县| 衡阳市| 尖扎县| 原平市| 金川县| 常德市| 枣阳市| 任丘市| 东乡| 琼中| 资兴市| 临夏市|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