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西風漫卷,旗幟飄揚,李文忠坐在馬背上,身上披著厚厚的戰襖,頭盔垂下來的狗皮外沿,護住了耳朵和脖子。

    同他一樣,明軍將士,從頭到腳,都被包裹嚴實,手里持著刀槍,隊伍之中,有火槍,野戰炮,可謂是武裝到了極致。

    這也是李文忠他們敢于橫掃遼東的本錢所在。

    從洪武七年,到洪武九年秋,差不多有兩年半的時間,大明朝堂相對平穩,沒有什么大的動靜。

    但也僅僅是從應天來看,如果放眼全國,毫不夸張講,變化就一天沒有停止過。

    越國公胡大海督修五千里烽火臺,從山海關,一直延伸到大同,等于給大明的北疆加了一道預警線。

    每逢秋冬之時,烽火燃燒,狼煙四起。

    北元的兵馬不時南下劫掠,他們攻擊烽火臺,搶掠百姓,劫掠人口,簡直像是一群蝗蟲,無惡不作,無物不搶。

    同樣的,朱文正,李文忠,還有許多將領,則是果斷領兵,予以還擊。

    他們甚至效仿藍玉,選派精銳騎兵,直接深入草原,放火燒毀北元的帳篷,果斷驅逐北元部落,逼得他們大步北退。

    經過兩年多的較量,朱文正和李文忠手上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了三萬出頭。

    要知道明軍剛剛光復北平的時候,手上能集結的騎兵,也就一萬多人罷了,其余只能算是騎馬步兵。

    現在僅僅是精銳的職業鐵騎,就有三萬多人!

    在騎兵暴漲的背后,是大批的步兵,老兵,離開了軍營……但是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解甲歸田,回到了鄉下。

    數以萬計的老兵,被安排在了燕云之地。

    一座座烽火臺,一個個堡壘墩臺,鄉村鎮子,乃至軍屯田莊……都有老兵的身影。

    忙活這些事情的人,正是太子朱標。

    在這個龐大的國家里,最重要的事情永遠不是朝廷的精明決策,而是地方上踏踏實實的執行落實。

    而偏偏這些事情又不是那么起眼,很多人都懶得著墨。

    比如張希孟在北平的時候,定下了修建烽火臺的要求,然后他回京了,烽火臺就修成了?想什么呢?

    好幾千里,需要考察位置,運輸建材,安排人手。

    胡大海沒日沒夜忙活,也僅僅是初具規模罷了。

    再比如說劃分行省,也似乎是一聲令下,就已經順利完成。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圍著每一個行省的邊界走一圈,那也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而且界限劃清楚了,還要重新建立黃冊,編戶齊民,針對稅收的魚鱗冊,還要重新安排糧長,規劃路線。

    然后新劃定的行省,還要興建官署,安排人員,他們要對下面的人口土地,稅收刑名,建立起管理秩序……

    凡此種種,簡直瑣碎到了極致。

    朝廷的政令需要一級一級傳達,下面的事情需要層層報告……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中書省忙得昏天黑地。

    李善長那么能耐的一個人,竟然都有點招架不住。

    他不得不奏請朱元璋,給胡惟庸加了參政銜,然后將超過半數的公務,分給了汪廣洋和胡惟庸,可即便如此,老頭子的皺紋也一天比一天深。

    張希孟這邊同樣不輕松,他給門下省謀到了巨大的權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名山县| 鹰潭市| 祁阳县| 阳东县| 郴州市| 林口县| 永安市| 广水市| 阳西县| 阳朔县| 石渠县| 大姚县| 防城港市| 武穴市| 本溪市| 威远县| 长春市| 合川市| 家居| 江陵县| 大田县| 榆中县| 钟祥市| 左云县| 鄯善县| 平阴县| 尖扎县| 霍邱县| 云安县| 桑日县| 南京市| 昌宁县| 乌兰县| 天津市| 高雄县| 阳曲县| 青冈县| 栖霞市| 银川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