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不管老朱怎么想,朱棣覺得他領(lǐng)會了朱元璋的意思,還不是讓大家伙往外打,打下了地盤,和朝廷分賬,然后不管怎么折騰,都沒人管。
前提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別禍害中原百姓就行了。
懂了,這不就是藍玉講的梁山泊嗎,敢情咱爹就是個大號的黑三郎,張先生就屬于軍師那個角色,不過比無用強多了,叫有用吧!
這兔崽子挺美的,可是朱樉和朱棡卻不是那么滿意。很顯然,按照這個規(guī)劃方案,他們就藩之后,也就能拿到五百畝田,只能給府里供應(yīng)些蔬菜雜糧,剩下的全都要看宮里分出來的產(chǎn)業(yè)。
這一點就要看馬皇后了,她手上的紡織廠,被服廠,還有各種各樣的作坊,如果分給幾個皇子,倒是夠他們衣食無憂了。
其實這里面還有很多設(shè)計,張希孟不方便說,老朱也不想當群臣一一講清楚。
畢竟要勸說天子,砍自己兒子們一刀,尤其是老朱這種,堪稱溺愛的皇帝,是多么艱難!
一個弄不好,就是離間天家骨肉之情,大逆不道,居心叵測,簡直比亂臣賊子還可怕……這也就是張希孟,他不但能勸得了朱元璋,還能跟馬皇后說上話。
費了好大力氣,才把這兩口子說服了。
其實這個玄機就在撥給皇子們的產(chǎn)業(yè)上面,田地限制在了五百畝,但是林地可不可以多一點,水域能不能劃給皇子,另外還有礦場,這個更是大頭兒。
還是那句話,到底是天家血脈,還真能讓他們吃不上,喝不上?
這是不可能的。
只要盡量不讓他們禍害老百姓就是了。
要知道勸說老朱,接受這套方案,就花費了張希孟很大的心思。
他早上進去,跟朱元璋最后敲定的,也是這一部分內(nèi)容。
因為在老朱看來,土地是一切的根本,他工商只是附屬品。張希孟說的好聽,給皇子們產(chǎn)業(yè),可問題是子孫后代,萬一有誰不爭氣,把祖宗的產(chǎn)業(yè)敗壞了,那該怎么辦?
在老朱看來,給皇子們田產(chǎn),不管出什么事,土地還在,沒有哪個膽大包天的,敢侵奪朱家的田產(chǎn)。
這樣一來,朱家子孫永遠不至于餓死。
但是換成了別的產(chǎn)業(yè),那就不好說了,萬一中途虧光了,又該怎么辦?
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子孫繁衍,人口越來越多,如果產(chǎn)業(yè)只是給一個人,其他人怎么辦?
作為一個連起名字都想的那么周全的爹,朱元璋替他們家后代考慮的那叫一個周全!
就連馬皇后都瞠目結(jié)舌,險些說不下去。
在這個時候,就只剩下張希孟一人力挽狂瀾了。
他給出了一整套方案,首先,分給每個藩王的產(chǎn)業(yè),宗正寺要有掌握,每一年藩王府的賬目,都要宗正寺審核。
假使朱家子孫,經(jīng)過幾代繁衍之后,人數(shù)眾多,甚至活不下去,就要宗正寺想辦法按照每個王府的情況,協(xié)調(diào)財力,救濟宗人。
張希孟這一下子,又給了宗正寺足夠的權(quán)柄,讓這個衙門不再是擺設(shè)。
除此之外,針對朱家子孫,要多給點發(fā)展的空間,給予每個王府產(chǎn)業(yè),也是給他們的子孫后代一個機會。
能學(xué)點什么東西,自食其力,甚至發(fā)財,考科舉,都是可以的……三代之后,就準許宗人考試,入朝為官,和普通人待遇一樣,沒有什么限制。
但即便如此,就有那些不爭氣的,沒出息的,想要坐吃山空的……又或者宗正寺也拿不出足夠的錢財,管不了那么多朱家子弟怎么辦?
這要是普通人,張希孟就直接說了,自己不爭氣,管他們?nèi)ニ溃?
但是對不起,這是老朱家的人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个旧市|
平远县|
德格县|
马鞍山市|
东海县|
新河县|
太保市|
和静县|
奉化市|
崇仁县|
彰武县|
富宁县|
土默特右旗|
芦溪县|
积石山|
诏安县|
两当县|
德安县|
枝江市|
林周县|
乌海市|
东乡县|
安丘市|
新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墨江|
建昌县|
饶河县|
武陟县|
筠连县|
罗定市|
大关县|
铜梁县|
独山县|
泸州市|
湖南省|
永丰县|
元氏县|
平凉市|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