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張希孟有幾天沒去門下省坐班,也沒有去國史館。他在自己的府邸,翻找著一些東西……在張希孟這里,能找到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比如朱元璋最初練字的毛筆,比如朱家軍第一次分田的公文副本,比如進入滁州的第一張安民告示,第一張采購約書……

    一個集團初創,任何一件普通的東西,放在百十年后,都會成為無價之寶。而最初的人們,前途未卜,根本體會不了這些東西的價值。

    張希孟只是盡力收藏,努力保留下這些歷史的證據,給后人一鱗半爪的啟迪……在翻找之中,他找到了當初馮國用諫言渡江的文稿,還翻出了馮家兄弟所部名單,一共有八百多人。

    這就是當初馮國用和馮國勝,帶兵投靠朱元璋,核查之后,留下的準確名單。

    上面還有張希孟查驗之后的簽字。

    看著這些歷史的記錄,張希孟撫今追昔,心情十分沉重。

    就在此時,突然有人步入了張家府門,直接到了張希孟的書房。

    能這么肆無忌憚的,自然是朱元璋無疑!

    “陛下沒處理公文?”張希孟有點吃驚,畢竟朱元璋是出了名的肝帝,最近李善長雖然還執掌中書省,卻越發不敢專權,很多事情都送給老朱處理,乖得不行。

    按照常理,老朱是沒時間過來的。

    “突然心里亂糟糟的,安寧不下來,就過來聊聊。”

    朱元璋一屁股坐下,看了看桌上的東西,老朱感慨道:“難為先生還留著這些,西涼王為了咱的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啊!”

    朱元璋用西涼王稱呼馮國用。

    在他病重消息,傳到京城之后,他本來就被封為郢國公,經過權衡,張希孟提議追封王爵,以示哀榮。

    朱元璋同意提議,但又覺得老兄弟一場,為什么要等著人死了,才追封王爵?

    索性朱元璋降旨,先加封馮國用為西涼王,待到日后平定西域,可以追封涼王。

    張希孟自然是贊同。

    中書省也沒有意見,所以伴隨著張希孟的那首詩,其實是朱元璋加封馮國用為西涼王的旨意。

    第二位活著封王的臣子出現了。

    朱元璋輕嘆口氣,“先生,咱們還都不老,可多年奔波征戰,也很難說,沒有什么隱疾。其余諸將,受傷的更多,有病的也不少。雖說這一次西涼王是誤飲了不潔之水,但很難說,不會有其余的將領,會相繼離去。一代人終究有落幕的時候,花開花謝,潮漲潮落,本就如此,咱心里也有準備,可總覺得空落落的,似乎應該做點什么。”

    張希孟默默聽著,馮國用確實是開啟了重臣離世,名將凋謝的先河,但其余諸將,也會相繼離去,包括張希孟,也包括朱元璋。

    沒有誰會萬古長存。

    這一點早就被人參透了,所有才有立德立言立功,這三不朽之說。

    人死了,德行,功業,著作留下來,經久不息,傳流后世,也就算是與世同存,不死不朽了。

    “主公若是愿意,咱們能不能修一座國史紀念館?專門記錄我們一路走來的經歷,寫下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朱元璋幾乎沒有遲疑,立刻答應道:“咱就是這個意思,先生以為在哪里修建為好?”

    張希孟道:“當初籌建英烈祠堂的時候,旁邊還有一片空地,若是陛下愿意,就在那里吧!”

    朱元璋點頭,“就這么辦吧!老馮是第一個,有朝一日,咱們都會進去。這些年的種種作為,就留給后人評說吧!”

    老朱又問了問張希孟的有關紀念館的設想,要怎么做才好!

    君臣正在聊著,突然外面有人求見。

    來人可沒有朱元璋那么有恃無恐,敢直接進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元氏县| 民乐县| 洛阳市| 宝清县| 大英县| 昆山市| 阿克| 清丰县| 满洲里市| 西和县| 罗源县| 许昌县| 平昌县| 中超| 班玛县| 阜新| 凌海市| 利辛县| 桐梓县| 抚宁县| 石林| 城市| 高碑店市| 台北县| 达日县| 理塘县| 桑植县| 东辽县| 海原县| 奇台县| 兰州市| 石首市| 抚松县| 海丰县| 辽阳市| 通城县| 平山县| 措美县| 海阳市|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