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張希孟對于修史的要求,只有一個,這一卷宋史出來,大家伙讀過之后,要能大約明白,趙宋為什么衰敗,華夏為什么大不如前,為什么會有靖康之恥,崖山之恨。

    很顯然,脫脫版的宋史,顯然做不到這一點。

    甚至如果張希孟這一次修史,不能把握好,也會弄出自己抽自己嘴巴的笑話來。

    “我們這一次,除了要有官修正史之外,還要修訂一些通俗讀物,學生讀本。要把幾千年歷史的框架寫清楚,告訴我們的年輕學子。”

    張希孟看了一眼宋濂,“這件事翰林院忙活了很久了吧?”

    宋濂苦笑道:“不瞞張相,確實是準備了許久,甚至還刊發了好幾版。但是效果不算太好。”

    “為什么?”

    “主要還是科舉不考。”宋濂老實道:“我們現在有商科,有律科,也有武學,但是還沒有專門的史學……張相,要不要奏請陛下,增加一門史學?”

    張希孟眉頭挑了挑,“算了,不要單獨增加……對我們這個國家來說,史學應該是基礎學科,以后所有考試,都要增加史學一項。作為必修課,哪怕武學也不例外。”

    張希孟說完,劉伯溫立刻撫掌贊嘆,“張相的提議,我是贊同的。史學也算是容易入門的學科,只要有興趣,能拿到足夠史料,并且心術正,肯下功夫,就能有所成就。用不著什么史學名家,天下鴻儒。”

    宋濂輕咳道:“伯溫兄,你這話有點過了,難道咱們張相就不是史學名家,天下鴻儒了?怎么看千年興衰,還要靠張相這一支大筆!”

    劉伯溫瞪了宋濂一眼,你丫的不懂我的意思嗎?我是說不需要那些老儒,來把持歷史,左右是非功過,這些都要掌握在我們的手里!

    張希孟擺手,沒讓倆人爭下去,而是沉吟道:“說來說去,歸結起來,這一次既是修史,又是針對百姓的教化。而一套妥當的史學教育,可以奠定我大明數百年的根基,斷然馬虎不得!”

    眾人聽到這里,再度一振,張希孟把修史提高到了這個地步,是胡言亂語嗎?

    顯然不是的。

    史學就是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又是區分你我的最好標準。

    什么叫華夏,什么叫夷狄?

    為什么夷狄入華夏則華夏矣,華夏出夷狄則夷狄矣!

    左右人們之間親疏關系的,并不是血緣,而是所受教育,用的語言,寫的文字,刻在腦袋里的共同記憶,處事的一致準則,思維模式。

    一個村子,一個縣城,或許可以講血緣,一家人自然親切。

    但是當人口規模達到千萬級別,甚至更多,相同的歷史記憶就顯得彌足珍貴。

    這也是張希孟和劉伯溫,湯和等人,都反復提到的。

    也是張希孟所說書寫歷史的緣由。

    而這一次,他們是真真正正,要落在白紙黑字上面……史書修好,是非分明,對錯一清二楚。

    有了優劣對錯,學史之人,該向誰學習,該樹立什么樣的價值觀,也就不消多說了。

    而有了穩固的認同,強大的凝聚力。

    這一點絕對足以保證大明朝幾百年的江山,屹立不搖。

    張希孟把話說到了這份上,眾人自然是心領神會,萬分感慨。

    “史筆之重,非比尋常,大家伙回去之后,稍微思忖,隨后就要正式開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平顶山市| 宁化县| 彰武县| 通辽市| 双柏县| 青州市| 民丰县| 荔波县| 霍邱县| 英超| 巨野县| 彭水| 通许县| 前郭尔| 资兴市| 喀喇| 昔阳县| 洛阳市| 衡东县| 页游| 浦东新区| 临沧市| 屏东市| 渑池县| 灵丘县| 诸城市| 定远县| 南宁市| 柘荣县| 宜宾市| 云林县| 江达县| 巴东县| 四平市| 丰镇市| 吉安县| 霍州市| 突泉县| 麦盖提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