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宋濂稍微想了想,就覺得熱血沸騰,“張相,我,我斗膽懇請,讓我追隨張相修史吧!”宋濂很感慨道:“這些年來,我都是一個文人,并不太善于當官。如今一把年紀,自問還是一事無成,若是能為了這部史冊盡心竭力,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張希孟笑了笑,“宋學士,我身邊的確是缺少修史之人,咱們配合了這么多年,也是珠聯璧合,自然是無話可說。但是有關元史和蒙古史的部分,我的意思是咱們能不能找幾個當事人,讓他們協助修史!”
宋濂笑道:“張相不是早就讓這些人寫回憶錄了,咱們參考一些他們的東西,也算是利用他們了。”
張希孟一笑,他已經猜到了宋濂的意思,忍不住笑道:“我是想在國史館里,專門召集一批人,讓他們負責元史部分。”
宋濂略微發怔,就說道:“張相,心胸開闊,海納百川,自然是好的。只是我擔心他們久而久之,不免擦胭脂抹粉,違背了我們修史的初衷啊!”
張希孟笑著點頭,“確實,所以我希望讓那些經過改造,能夠確實認識到問題的人,來參與寫作。他們經歷亡國之痛,讓他們寫起來,估計下手會更狠也說不準!”
明末的那批文人不就是這樣,不但深刻反思,還在修明史的時候,不遺余力地黑大明朝。
宋濂還是將信將疑,“不管怎么說,我以為都要仔細審閱,萬不可疏忽大意!”
見宋濂如此,張希孟自然是無話可說,你愿意辛苦流汗,我又何必攔著!
基本上這個修史,是接下來張希孟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秦漢,隋唐,趙宋。
這是他需要著重負責的地方,有哪些得與失,有什么經驗教訓,對整個華夏,又有什么貢獻……
修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修史不是破案子,不是尋找絕對的真相,既然沾上了一個修字,就要有所取舍。
而做出取舍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秉持的史觀。
儒家修史就是典型,他們喜歡以道德作為評判標準,如果有什么不符合他們觀念的人和事情,就要進行“修理”。
一個名聲敗壞的奸賊,哪怕做了好事,那也是居心不良。一個好人,做了壞事,那也是情非得已,可以原諒。
張希孟這一次修史,他希望秉承一種多談政務,從利益角度出發,看看這些策略對誰有利,從而揭示背后的用意……張希孟很希望能把這一套東西,教給所有讀書人,讓大家伙掌握一柄神器,捏住破解浩瀚史冊的鑰匙。
一部鴻篇巨制,一份良苦用心,今后大明會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這本書修的如何?
張希孟并不敢怠慢,就在他忙碌的時候,朱元璋竟然主動登門,前來查看。
張希孟,宋濂,還有幾位文臣都過來迎接。
“主公,千頭萬緒,還沒有理出大概,如果主公著急,臣可以把先前擬定的大綱交給陛下。”
朱元璋心不在焉,隨口道:“不忙,不忙!”
他轉了轉,明顯是有心事,張希孟也不好直接問,好在老朱不是存事不說的人。
他轉了一圈下來,就跟張希孟道:“先生,這一次攻克大都,又奪取上都,可是拿到了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張希孟下意識搖頭,“確實是從倉庫里搜到了一些玉印,但未必是那塊傳國玉璽。”
聽到這里,老朱頓時皺起眉頭,“莫非說傳國玉璽,不在元朝?”
這時候翰林學士宋濂就說道:“陛下,據臣所知,早在宋哲宗時候,就有人認為所謂玉璽是假的,無奈大宋朝廷認準了,后來這塊玉璽在靖康年間,流落到了金國。后來元廷倒是從民間購得了一塊玉璽,但多半也是偽造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连江县|
定结县|
青田县|
沙河市|
凤城市|
昆明市|
通榆县|
基隆市|
崇仁县|
通道|
南华县|
菏泽市|
寻甸|
衡水市|
凌云县|
松滋市|
平山县|
兴国县|
龙州县|
玉门市|
神池县|
巴南区|
新疆|
阿坝县|
江西省|
镇平县|
大理市|
波密县|
昌邑市|
江北区|
祁阳县|
吴堡县|
通海县|
雷山县|
昂仁县|
潼南县|
登封市|
凌云县|
安阳县|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