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朱元璋笑道:“沒事的,過些時候,等太子大了,能夠監國,咱們就一起北上。”
馬皇后頷首,她又道:“重八,我聽說你有意分封藩王,可是這么想過?”
老朱一陣錯愕,隨后嘆道:“妹子,咱也是沒有辦法,你瞧著這幫東西,嫌棄北邊辛苦,不愿意承受風沙。身為咱的孩子,等年齡大了,能扛起事來,少不得要派他們北上才行。”
馬皇后久久無言,竟無法說什么,只是長長一嘆。
以藩王戍邊,未必是什么好的選擇。
可問題是也要有選擇才行啊!
朱元璋又跟馬皇后交代了許多,隨后他率領著龐大的隊伍,從應天起身,北巡燕云。
得知天子北上,應天的百姓扶老攜幼,一起出來,歡送朱元璋。
燕云之地終于回來了,上位可要替大家伙好好看看,再也不能丟了。
朱元璋看了看身邊的朱升,忍不住感嘆道:“百姓期盼光復故土,一片赤誠,咱心里也暖呼呼的。只是咱想不明白,何以百姓如此,百官不能如此?”
朱升老臉微紅,這事情不復雜啊!
百姓自然是盼著國家好,自己也好。
心思最是單純不過。
可這些官吏怎么會那么想?
君不見一個復旦學堂都鬧出了那么大的動靜,現在硬生生多了好幾省的地盤,分出了一半的好處不說,還要他們辛辛苦苦北上。
可不是誰都有著家國情懷,也不是誰都想著立功立言,名垂青史。能安安穩穩過舒心日子,誰又愿意喝風吃沙子?
“上位,以老臣看來,日后必定要對北方官吏多加優待,不使為國操勞之人傷心!”
朱元璋點頭,“這話說得有理,只是咱以為根本之道,還是讓北方能夠恢復元氣,重現生機。若是提到北方為官,不再畏懼惶恐,甚至是欣然前往,才算是恢復有成!”
朱升眉頭一動,忙道:“上位如此用心,果然是遠出常人,非同一般。老臣五體投地,只是,只是……”
他吞吞吐吐,朱元璋笑道:“只是很難是吧?”
朱升點頭,感嘆道:“確實如此,老臣聽聞,北方遍地都是蒙古貴人牧場,長滿牧草,想要恢復田畝,種上莊稼,就需要許多功夫。更不要說別的了。其實,其實禮部的那些議論,未嘗沒有道理……”
朱元璋呵呵一笑,“確實有理,只可惜他們的道理,不是國家的道理!現在北方胡人眾多,牧場遍地,風俗迥異,不便治理。正因為如此,才應該迎難而上,移風易俗,勵精圖治!這是正辦!而不是渲染困難,逃避責任,身為朝廷命官,吃著咱的俸祿,就想著清閑安逸,毫無作為。這樣的官吏,更加可惡,從今往后,咱非要把他們派到最艱難的地方,做最困難的事情。做不好就公告天下,讓他們遺臭萬年!”
“記住了,在咱的手下,要么好好干活,要么就趁早滾蛋,尸位素餐,怠惰政務,別想有好下場!”
老朱殺氣騰騰的宣誓,很快傳遍了整個北上團隊,尤其是那幾百位官吏和學生,頓時戰戰兢兢,不勝惶恐。
天子說到做到,他們現在是騎在了老虎背上了,要么拼著老命,風里雨里,干出一點模樣,要么就讓報紙宣揚的人盡皆知,身敗名裂。
真是絕了!
這個朱皇帝,太難伺候了。
就在眾人的惴惴不安中,朱元璋的船隊再一次到達了濟寧。
可算是故地重游了,當初北伐的時候,朱元璋就到了這里,駐扎過一段時間,彼時孔家父子還在碼頭勞作,弄出了不少笑話。
如今再次駕臨,朱元璋發現碼頭明顯比過去忙碌了許多,在岸邊多了不少商鋪,什么酒樓客棧的數量,也在增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乌鲁木齐县|
洛阳市|
宽甸|
句容市|
弥勒县|
长子县|
辰溪县|
务川|
化德县|
汝阳县|
南川市|
陇西县|
日土县|
安龙县|
左贡县|
康乐县|
会东县|
垫江县|
蒙城县|
东山县|
连城县|
灵丘县|
嵩明县|
衡阳县|
信宜市|
玉环县|
长沙市|
平泉县|
丹寨县|
柏乡县|
巧家县|
梅河口市|
江达县|
正安县|
阜城县|
射洪县|
明水县|
溆浦县|
永平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