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大軍北上,克復燕云。

    這些日子以來,應天就沒有這么熱鬧過。

    不只是應天,也包括蘇州,杭州,江州,贛州,乃至于武昌……大約是和商路相關的城市,都會比較敏感。

    而整個大明的工商業布局,也呈現出比較有趣的態勢,其中應天是最主要的軍工生產基地,鎧甲,刀劍,弓弩,火繩槍,甚至包括一些攻城用的火炮,悉數都放在了應天。

    杭州屬于對外貿易的中心,同時又擔負海上糧食樞紐的角色,還兼具生絲貿易中心。由于氣候使然,杭州臨近地區已經開始增加桑樹種植,放棄部分稻田。

    對此張希孟的看法是堵不如疏,多種桑樹,這是經濟理性,雖然還有相當數量的百姓,處于安全的考慮,不愿意改種。但是張希孟也不愿意壓制,他的要求是從嶺南,從海外,想辦法調集糧食,務必要保證相對低廉的糧價,同時要對生絲價格托底,保證桑農的利益。

    這種有關經濟的布局,張希孟幾乎是唯一的權威。

    李善長那伙人玩不了,他們一旦插手,必定會變成上下漁利,中飽私囊,不用半點懷疑。

    至于朱元璋,他雖然惡補經濟學,但總是不那么靈光,因此也插手不上。

    張希孟倒是也不追求什么一年之內,改多少稻田為桑田,反正就這么順水推舟,勻速發展吧……這么干的直接結果,就是杭州的生絲貿易起來,吸引了相當數量的蘇州絲綢作坊。

    這些蘇州商人,開始大舉從杭州采購生絲,增加產能。

    而絲綢產能上來,松江的棉布也要尋求突破。

    氣候適宜,土地價格又要便宜,方便大規模種植……商人的目光放到了湖廣,尤其是漢江流域,已經有人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

    原料,生產,銷售……一條條產業鏈建立起來,一道道商業往來密集起來……整個大明開始向一個整體邁進。

    雖然只是一個開始,但配合著華夏概念的深入,各地的百姓能夠感覺到,大家伙是一樣的,彼此是一家人。

    超出了地域的國家觀念,快速深入人心。

    而有了這個基礎在,宣傳工作才能順利推開,每一條商路,不光傳遞原料和財富,也傳遞信息和觀念。

    應天的報紙,不到十天,就會出現在江州,贛州,也包括廬陵。

    文天祥的廟宇前面,每天都是人員往來不斷。

    包括許多學堂,師長帶著學童,拜祭文丞相,齊聲誦讀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山河亦壯麗。

    大好江山,豈能拱手讓人!

    恢復中原,收復燕云,刻不容緩。

    我輩讀書人,必須一改趙宋士大夫的習氣,學會文武本事,一手詩書,一手寶劍,出將入相,上馬治軍,下馬治民。

    就,就像張相公那樣!

    沒錯,在這一輪的宣傳之下,張希孟一躍成為全民偶像,盡管很不符合他卑微的社會公器的定位。

    但事情就是如此。

    文武雙全,入則為相,輔佐天子,出則統軍,光復山河。

    而且聽說張相還很年經,是個帥氣的書生,就跟詞上說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周都督都比不上咱們張相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焦作市| 赤城县| 瓦房店市| 拜城县| 连城县| 葵青区| 鹿邑县| 北碚区| 石门县| 滦南县| 上饶县| 罗田县| 沐川县| 石屏县| 麻江县| 肇庆市| 隆林| 建平县| 甘肃省| 察雅县| 丽江市| 广安市| 苍南县| 安徽省| 明星| 南木林县| 大新县| 海安县| 宽城| 类乌齐县| 青神县| 太和县| 喜德县| 清新县| 土默特右旗| 逊克县| 香港 | 海伦市| 嘉峪关市|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