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后了-《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經(jīng)過張希孟、劉伯溫、毛貴,三人的討論,最終發(fā)表了一片洋洋灑灑,多達五千字的文章,被后世稱為外交綱要的大作,橫空出世。
作為這么一份注定載入史冊的文件,武夫出身的毛貴,竟然名列第二位,尚在劉伯溫之前,不得不說,當真是一大奇聞。
一個武人,還能有什么高明的見解?
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張相竟然也跟著署名,替他宣揚,未免失去了張相應有的超然啊!
人們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思,翻開了文章,想要瞧瞧,到底寫了什么玩意?
結果一打開,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是四個字,內(nèi)外有別。
倫理宗法,綱常道德,不能用在對外上面。
我們認可的道德倫理,僅限于我們的國土之內(nèi),歷代士大夫,不愿意認真研究夷情,不愿意了解敵國的情況,就強行以國內(nèi)經(jīng)驗,套用國外之上,因此出現(xiàn)了種種水土不服的問題。
極大損害了國朝利益,比如宋金的海上之盟,共同對付契丹,結果送走了一只狼,迎來了一頭虎,直接造成了靖康之恥。
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因此對外交往,必須時刻牢記大明利益,以大明為先,凡是處理外務官吏,務必銘刻肺腑,要想清楚,大明需要的是什么。
其實這里就是在抨擊原來的禮部官吏了。
這幫東西不知道怎么想的,高麗的那套花言巧語,辯解之詞,他們竟然不假思索,就給接受了。
藩國想要什么,大明就給什么?
那到底誰是藩國?
誰有求于誰?
大明的利益何在?
你是大明官員,還是高麗的走狗?
僅僅看到這里,朱元璋就已經(jīng)拍手稱快,大為贊許。
“寫得好!見解高明,不愧是張先生教導出來的,當然了……毛貴也是人才難得,很好!”老朱贊嘆之后,竟然扭頭問郭英,“你查過沒有,可是有人跟高麗使者有往來?”
郭英心中一動,臉上略顯為難,“臣,臣只知道似乎有翰林院的人,跟高麗使臣,泛舟秦淮河,同游石頭城?!?
“查!”
朱元璋厲聲道:“給咱查清楚,有誰私下里跟外國使臣往來,都給咱揪出來,如果收了好處,殺無赦!”
老朱又拿起這篇文章,在文章當中,寫得明明白白,對外交往,必須由專門的衙門負責。對內(nèi)的時候,可以有多個衙門,互相爭論。
但是涉及到外務,必須由專門的衙門負責。不然的話,就會被蠻夷利用,分化瓦解大明。
各個衙門也會因為利益不同,造成分歧,被人利用。
身為上國,落到了蠻夷手里,被人拿捏,絕對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
因此對外一個聲音,非常重要,這是必須堅守的原則。
朱元璋深以為然,其實僅僅看到這里,老朱就已經(jīng)肯定了文章的價值。
有人鼓動老朱設立什么不征之國,一看這種很扯淡的提議,除了有些人真的很蠢之外,絕對不能排除有人心壞了的原因。
朱元璋一聲令下,郭英只能聽命,他下令調(diào)查,結果令他大驚失色,僅僅是高麗使臣到達之后,就前后請客幾十次之多。
宴請的大明官吏不下百人,禮部、鴻臚寺、翰林院、國子監(jiān)、甚至是詹事府,全都在內(nèi)。
為了招待大明官吏,高麗使臣不惜血本,不光吃吃喝喝,還大肆送禮,其中倭國的折扇,李后主的澄心堂紙,高麗的人參,就送了相當多。
這個結果讓老朱勃然大怒!
怎么回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五家渠市|
凤凰县|
民勤县|
定南县|
中江县|
托克托县|
通江县|
康乐县|
西和县|
榆树市|
吉首市|
湛江市|
白河县|
绥德县|
徐州市|
济南市|
新化县|
桓台县|
阳山县|
双峰县|
盖州市|
偃师市|
古田县|
北辰区|
彭水|
阿合奇县|
合阳县|
上思县|
灵宝市|
寿宁县|
景宁|
钟祥市|
阳原县|
平果县|
临泽县|
德清县|
赤城县|
凤台县|
周口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