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大明第一臣》
第(2/3)頁
好家伙,這個帽子夠大了。
如果以出身而論,朱元璋是濠州人,朝中那么多將領(lǐng)都是淮西人,是不是先要在濠州設(shè)立個學堂?
這是設(shè)立學堂,還是瓜分利益?
又或者說,學堂的背后,就是利益?
宋濂心亂如麻,他一個書生,當真是權(quán)衡不出輕重,絲毫沒有辦法,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堅持下去。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壓力還是落在了禮部,張希孟沒有收回上書,朱元璋也沒改變主意,就連李善長都沒有轉(zhuǎn)變態(tài)度……在這個大明,能說了算的就這么幾個人,跟他們集體對抗,那要多大的膽子才行?
錢用壬只挺了三天,也就堅持不住了,他召集禮部的其他官吏,商量出一個折中辦法,遞給了朱元璋。
很有趣的是,這一次李善長沒有上呈天子,而是讓禮部自己去,反正他潤了,這事我管不了,你自己想辦法吧!
錢用壬只能硬著頭皮,懷著必死之心,來見朱元璋。
“陛下,臣等經(jīng)過商議,覺得山東新進歸附,卻是需要教化,在山東設(shè)立學堂,也確實應(yīng)該,禮部覺得可以令山東按察使劉伯溫主管此事。”
禮部低頭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低頭翻看了一下禮部的計劃,就忍不住冷笑起來。
“山東,山東……通篇都是山東!這個復(fù)旦學堂,就是屬于山東嗎?”
“不,不是!復(fù)旦學堂自然是大明的。只是設(shè)在山東,方便教化當?shù)亍?
“不對!”朱元璋厲聲道:“復(fù)旦,寓意華夏重興,天下復(fù)旦。寓意驅(qū)逐胡虜,走出長夜。如此立意的學堂,你們禮部就算作山東一地,你們太狗膽包天了!”
朱元璋勃然大怒,將禮部的方略狠狠摔在地上。
“你現(xiàn)在就回禮部,把所有人叫來,給咱擬定新的方略,再拿不出來,就把腦袋交上來!”
天子暴怒,錢用壬只能抱頭鼠竄,狼狽逃走。
事情到了這一步,一直沒有動靜的山東方面,平章毛貴,提刑按察使劉基,終于聯(lián)合山東文武官吏,一起上書。
他們在上書當中寫的很清楚,將復(fù)旦學堂設(shè)在曲阜,是對山東父老的恩澤……只是曲阜孔家歷代以來,絕非山東衍圣公,當年的稷下學宮也是匯聚天下英才。如今在孔府設(shè)立復(fù)旦學堂,寓意華夏復(fù)旦,普天同慶,又豈是山東一地?
山東百姓別無他求,惟愿竭盡全力,助力辦好學堂,供養(yǎng)好天下讀書人。
萬萬不敢有將學堂據(jù)為己有的心思,還請陛下明鑒。
拿到了這份聯(lián)名奏疏之后,朱元璋的心情稍微好了點。
直接交給李善長,讓他明發(fā)各部。
天子的意思已經(jīng)很明白不過了,事到如今,還敢跟天子對著干,只怕就要成人皮工藝品了。
“張相,想辦成點事,還真是不容易。”劉伯溫十分感嘆,又道:“那些人胡言亂語,詆毀張相,我以為應(yīng)該嚴懲不貸,抓出來幾個,明正典刑,才可以昭示天下。”
張希孟卻是沒有急著點頭,而是笑呵呵道:“伯溫先生,你以為這事情就這么成了?”
劉伯溫愣住了,“張相,事到如今,禮部還敢攔著不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弋阳县|
南川市|
年辖:市辖区|
铁岭市|
淅川县|
日土县|
阿图什市|
绍兴市|
高邮市|
滨州市|
嘉鱼县|
卢氏县|
昌邑市|
东阳市|
都兰县|
石景山区|
静海县|
拉孜县|
嘉义县|
咸宁市|
长白|
会宁县|
花莲县|
砚山县|
盐城市|
泽州县|
盐源县|
昌图县|
江陵县|
区。|
巴彦淖尔市|
清苑县|
旌德县|
太和县|
伊吾县|
婺源县|
中山市|
巫溪县|
仁寿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