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三千將士,所余不足六百,過半將士,尸骨無存,葬身異鄉……淮西兒郎,無負大明啊!”
面對湯和的捷報,朱元璋眼圈泛紅,鋼鐵心腸,此刻也是潸然淚下。
張希孟同樣滿心感嘆,說實話湯和這一路軍,屬于閑棋,彼時張希孟甚至想,就算他們失敗了,也可以探探路,了解情況,給日后提供方便。
但是面對這個結果,張希孟不得不承認,當初的他草率了。
遠隔千里之外,在完全陌生的環境,想要扎根,并且發展壯大,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不是有一套想法主張,就能辦成的。
需要每一個將士都有堅定的信念,百折不撓,百死不悔。
還要善于動腦,樂于學習,能夠處理層出不窮的困難,不但保存自己,還要發展壯大,最終消滅敵人。
站在此刻,張希孟也不得不說,自己當初低估了事情的難度,倉促提出建議,他是有責任的。
但是同樣的,湯和給出的答卷,也是張希孟萬萬沒有料到的。
曾經張希孟一度認為,湯和只是個二流將領,無非是仗著和老朱關系好,資歷老,才能在一眾開國功臣當中,安然無恙。
可事實上,湯和這人的智慧不容小覷,人品也過得去。而且湯和曾經主持沿海的抗倭事宜,他修筑的堡壘,一直到了嘉靖朝,還在發揮作用,庇護著東南沿海的百姓。
他或許沒有徐達的帥才,沒有常遇春的勇猛,但是湯和卻有著相當了得綜合能力,幾乎堪稱六邊形戰士。
用兵、內政、治軍、治民、選才、用人、團結部下,凝聚人心……湯和把每一項都做到了八十分以上。
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在幾乎絕境之中,愣是闖出了一片天地,化不可能為可能!
“主公,曾經臣以為關鐸等人,能迂回上都,殺入高麗,堪稱當世奇才?,F在思量,湯國公之才,不在關鐸等人之下。而且如果是湯國公領兵,或許北伐中路軍,還能在遼東高麗站穩腳跟,最終覆滅元廷!建立殊勛!”
朱元璋略思忖,竟然用力點頭,“是咱低估了湯和的本事??!他這些年真是不容易,手下將士,包括這幾萬苗兵,也著實不易!”
朱元璋面對著捷報,沉吟良久,突然提起筆,在后面寫了八個字:湯公威武,將士萬歲!
張希孟微微沉吟,朱元璋卻道:“數年征戰,百死不悔,忠義肝膽,蓋世無雙。他們當得起!趕快派人,送回去吧!”
張希孟連忙答應,急忙安排拱衛司的人快馬加鞭,將這份殊榮送去武陵。
辦妥之后,張希孟心中頗為感嘆。
淮西勛貴,驕兵悍將,并不是什么好詞兒。
這幫人創造了大明,打出了赫赫威風。
卻也成了日后朝中的一股禍害。有許多將領居功自傲,肆意妄為,結黨營私,把朝局弄得烏煙瘴氣。
這么一群人,對上了不肯妥協的朱元璋,自然是屠刀高舉,殺了個血流成河。
朱元璋耗光了后半生的精力,淮西勛貴也損耗殆盡。
是非對錯,難以論說。
不過能不能找到另外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好好引導淮西勛貴,讓這個戰斗力爆棚的集團,保持著旺盛的戰力,同時又能把注意力放在該放的位置上。
人才難得,猛士難尋……只要把這些將星用妥當了,便是華夏的福氣。
諸如湯和這種,數年歷練,從最艱苦的環境中殺出來,張希孟不覺得湯和會把人生的目標定為簡單的榮華富貴。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張希孟同樣經歷一場修行……其實仔細算下來,張希孟的收入相當可觀,如果算上稿費一類,支撐他收藏古籍,也是綽綽有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惠州市|
大邑县|
双桥区|
武隆县|
文昌市|
乡城县|
新疆|
闽清县|
遂宁市|
绵竹市|
扎鲁特旗|
无为县|
山阴县|
海口市|
峨山|
汉寿县|
安多县|
准格尔旗|
绥化市|
合阳县|
荔波县|
元谋县|
大英县|
吉安市|
定远县|
合山市|
灵川县|
阿合奇县|
交城县|
萨嘎县|
镇宁|
合阳县|
曲麻莱县|
泰宁县|
汤原县|
弥渡县|
酒泉市|
乃东县|
察隅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