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大明第一臣》


    第(3/3)頁

    披堅執銳,帶頭沖鋒,解救危難之中的墩臺堡壘,馳騁沖殺,擊敗天完的第一次攻勢。

    隨后主動擔任前鋒,與天完精銳兵馬決一死戰,戰死江邊,尸骨無存……

    此戰之前,張文貴頑固死硬,冥頑不靈,確乎應該殺掉,以儆效尤。

    此戰之后,張文貴英勇無畏,殊堪嘉獎。

    據同僚追憶,張文貴并非頑石一塊,他在改造過程中,也接受了一些改變,只是終究還有一些想不通。

    當大戰臨頭的時候,當數萬天完雄兵,臨近銅陵,登上陸地,大肆殺戮,無數百姓遭到涂炭之苦,生死一線的時候。

    此人站了出來,終于以自己的勇氣,自己的犧牲,挽回了戰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該怎么看這個人?

    他有效忠元廷的大半生,也有不堪回首的過去……但歸根到底,他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悔悟了,站了出來,保護了黎民百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朱家軍主張均分田畝,救濟斯民,凡是愿意接受救民主張,為了這項事業付出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實現理想的志士。

    都值得銘記,值得追憶。

    他們的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非比尋常的。

    同樣是死,石抹宜孫一家的死,看起來更加壯烈凄美,更符合戲曲的要求,甚至可以搬上舞臺,變成動人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然則仔細推敲,石抹宜孫的死,比鴻毛還輕,甚至是說自取滅亡,螳臂當車,死有余辜!作為一群不肯拋棄元廷榮華富貴,不愿意幡然悔悟的人,等待他們的下場,就是隨著元廷,一起身敗名裂,粉身碎骨。

    而那些愿意改過自新,愿意為了百姓而戰,為了護民而死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是真正值得銘記的英雄。

    可以很干脆,很確定地說,他最后的選擇,熠熠生輝,與日月同輝,足以彌補前半生的一切。

    對于這樣的人,就需要我們去褒揚,去紀念。

    他們才是戲曲舞臺上,該有的主角。

    每一個百姓,都應該擦亮眼睛,明白誰是真正站在百姓這一邊的……

    張希孟洋洋灑灑,足足寫了大半夜,隨后又反復修改,熬了一個通宵,這才把文章遞給了朱元璋。

    老朱看過之后,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先生寫的,讓咱又大開眼界啊!當初那些替石抹宜孫說話的人,只怕要更加慚愧了。”

    張希孟面對疲憊,低聲道:“我也只是想明辨是非,說清楚一些事情罷了。”

    朱元璋深以為然,“明辨是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咱反復思量過了,既然張文貴不愿意做咱的臣子,咱也就不強人所難了。他們這些戰死的將士,收攏尸骨,在丁家洲安葬,樹碑立傳。再出五萬貫錢,修建一座神廟,供奉為了護民而死的英烈。”

    “至于所有參與戰斗的士兵,最低減去一年勞役,對于立功重大的,可即刻免除勞役,安頓去處,從軍為農,自行選擇。”

    朱元璋說到這里,又看了看張希孟,“先生意下如何?”

    “主公圣明!”張希孟深以為然。

    就這樣,這篇文章,連同朱元璋的安排,被人快馬送到了銅陵,送到了所有人的面前……一時間戰俘營的眾人,自也先以下,包括雪雪,龔伯遂,別不華,悉數過來,仔細看著文章,漸漸的,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果然還是張丞相的大筆,有乾坤氣象……張文貴,死而無憾矣!”眾人齊聲感嘆,心悅誠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贵定县| 和平区| 越西县| 明光市| 洛川县| 阿巴嘎旗| 舟曲县| 永春县| 邻水| 兰坪| 漳州市| 南澳县| 绿春县| 怀柔区| 乳山市| 赫章县| 景谷| 花垣县| 屏东县| 张家港市| 登封市| 东平县| 汝州市| 新野县| 寻乌县| 南汇区| 涞源县| 图们市| 龙岩市| 临武县| 焦作市| 杭州市| 宁南县| 福鼎市| 专栏| 新津县| 永嘉县| 旬阳县| 林州市|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