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天之后。 青幫在碼頭上了一批貨物,其實就是鴉片,又被稱之為煙土。 青幫做的生意肯定不是什么正經生意。他們主要經營的是賭場,妓館,煙館,高利貸。 余春秋刮走了青幫20萬大洋,讓青幫的日子一下子過得拮據了起來。 為了多賺錢,青幫立刻進貨一船鴉片,足足有數千近重。如此多的鴉片,不知道要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幫主,貨已經到了。”一個青幫宿老對青幫幫主說道。 幫主嘆了口氣:“李二叔,讓煙館再把煙土的價格往上提一提。” 李姓老者點頭說道:“幫主說得是。咱們是該把煙土的價格提高一些了。該死的余春秋,要不是他,我們損失也不會那么大。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才能把20萬大洋賺回來。” 幫主眼中的寒光一閃,冷聲說道:“李二叔放心,我們青幫的錢不是那么好拿。青幫弟子有數千,最后贏的一定是我們。我已經讓人去跟洋人接觸,準備購買一批火槍。有了洋槍,余春秋的武藝再高也得死。” 對付余春秋這樣的武術宗師,冷兵器不好使,就該使用洋槍。 北京城的八卦掌大宗師程廷華,就是死在洋槍之下,余春秋在洋槍面前,算個屁啊。青幫幫主就不相信,余春秋會比大宗師程廷華老爺子還要厲害。 青幫的生意不能耽擱。被余春秋刮走的20萬大洋,青幫幫主同樣要拿回來。 …… 有了錢,余春秋做起事情來就大膽了很多。拿出10萬大洋來辦工廠,生產中成藥。 另外10萬大洋,買地蓋房子,做廉租房,出租給碼頭的工人和其他普通百姓。 碼頭工人住的地方是窩棚,是貧民窟,環境非常惡劣,容易出現疫病。 碼頭工人們的居住環境迫切需要改善。 按理說,余春秋是在衙門里做事情,不該做生意。官員經商,容易形成壟斷,其他的商人就不會有活路。 可是清末的大環境不好,沒有法治,滋生了青幫這樣的黑幫,各大商行買辦更不是什么好東西。 利潤與其被那些買辦和洋人賺走,還不如讓余春秋來賺錢。 至少,余春秋賺了錢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為百姓做點實事。 余春秋請了兩個職業經理人,讓他們來幫忙管理藥廠和開辟銷售渠道。 生產的藥物只有兩種,治療風寒的感冒藥和治療傷口的金瘡藥。這兩種藥市場需求量大,肯定能賺錢。 藥方,是余春秋配制出來的。 畢竟余春秋跟黃飛鴻學過醫術,又讀過不少醫書,懂得醫理。配制兩張效果不錯的藥方出來,沒有難度。 當然,顧大人的好處不能少。 余春秋想要在衙門里混,還要靠顧大人的提攜。不管怎么說,顧大人名義上都是余春秋的東主。 余春秋制定好了“戰略”,吩咐下面的人去執行即可。很快,事業就上了正軌。 這天。 陳真跑到縣衙,對余春秋說道:“先生,師父請您去一趟精武門,說是有事情相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