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識,死記硬背只能算是囫圇吞棗。領悟了,融會貫通,能舉一反三,才算是把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智慧。 余春秋燃燒民意值,以“過目不忘”強行記住醫術知識,就是囫圇吞棗。 其實,余春秋還有很多的疑惑,需要詢問黃飛鴻這位醫術大家。 黃飛鴻以為,余春秋剛才翻看醫書,不過是做做樣子。可是沒想到余春秋問出的每個問題,幾乎都是直指醫道的本質。 黃飛鴻驚訝道:“……余大人,你真的沒學過醫術?” 沒有外人在場,黃飛鴻還是稱呼余春秋為“余大人”。 余春秋笑著說道:“今天之前,不曾學過。” 黃飛鴻說道:“余大人,你的醫術天賦,古今罕見,要不,你一心學醫吧。” 余春秋面帶微笑,搖了搖頭。 專心學醫? 醫術只能救少數人。 只有做官,掌握了實權,才能救更多人,甚至改變整個社會,引領時代。 古語有言:不為良相,當為良醫。 醫者,只是第二個選項。 首選還是要做官。做到丞相宰輔那樣的層次,當然是再好不過。 黃飛鴻嘆了口氣說道:“要是余大人能棄仕學醫,將來一定可以成為華佗那樣的神醫。” 余春秋說道:“華佗的確是神醫。可是華佗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黃飛鴻一愣。 無話可說。 華佗最后被曹操弄死。 再厲害的醫者,其實命運還是掌握了當權者的手里。 …… 陸皓東秘密安頓好孫先生,說道:“先生,您這次回來了,就領導咱們農會革命吧。不要再走了。” 孫先生搖了搖頭:“皓東,我這次回廣州是為了參加個醫學會議。過幾天,我要去一趟日本。我們現在的革命力量太小。清廷再腐朽,可是對于我們來說那也是龐然大物。只靠廣州一處鬧革命,是不行的,必須要在各地全面開花,才有可能推翻滿清。” 陸皓東說道:“先生,我們并不孤單,相信全國各界都有同情和幫助我們的人。我在廣州就遇到一個朋友,他叫余春秋……” 孫先生一臉驚訝:“余春秋?” 陸皓東說道:“先生知道此人?” 孫先生點頭說道:“當然知道。余春秋曾經是佛山的一個小捕頭,據說膽大包天敢殺洋人。” “余兄弟和我們組織的關系很好……”陸皓東把和余春秋相遇的經過說了一遍。 孫先生說道:“皓東,余春秋的做法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們組織里的絕大多數人員都是草莽之夫。我們更要在清廷衙門內部發展人員。現在清廷正在組建新軍,我們的革命思想,完全可以傳播到新軍中去。” …… 次日早上。 余春秋向衙門告了假,跟著黃飛鴻來到英國領事館。 此次來參加醫學會議,余春秋只是旁聽,做個旁觀者,順便學點醫術基礎知識,增長點經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