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贏倬是準太子。 沒有正式的祭祀過天地,沒有在宗廟內(nèi)祭祀過祖先,當然,現(xiàn)在還要加一條,因為秦王即將成為天子,所以沒有公告天下。 所以,他只是準太子。 秦王贏稷虛歲四十,翻過年就滿整四十歲,他的兒子不算少。 贏倬是第一順位準太子,然后一口氣,還排了有三個,也就是一共四個人,依學識、品性、能力排出所有十七歲以上的兒子。 當然,最末位那位,贏估已經(jīng)算是半放棄,他自愿去西域為官。 白暉回到洛邑之后,因為祭祀天地的禪位大典會在洛邑九鼎殿舉行,所以諸夏重臣有九成都在洛邑,白暉回到洛邑之后第一次針對匈奴的會議就是秦宮召開。 以贏倬為首三位超過十七歲的公子,也列席。 他們只有旁聽權,沒有發(fā)言權。 “打匈奴,第一件事情不是練兵,也不是屯積物資。這些都是虛的,第一件事情是修路。有人沒有計算過,從咸陽將一石糧食運到河套北要塞,那么路上的消耗有多少?” 白暉拍著巨大的黑板在吼著。 不吼不行,這里人太多,聲音小了點后面的人都怕聽不清。 “有誰算過?” 甘庶上前,快速的在一張紙上寫了一些字交給了白暉。 白暉拿起來一看:“好,有人算過。咸陽每個月,僅往雁門關運輸鹽就是一千九百六十三石,運輸隊還要帶上同等重量的糧食,運到雁門關的時候,順利的情況下,吃掉七成糧食,不順利的時候,糧食吃光還不夠。” 咸陽到雁門關,一比一的運輸消耗。 “要打仗,先修路,造好車。”白暉將粉筆一扔拍了拍手:“這就是我的意見,就這些了。” 白暉說完,就準備往臺下走。 “站住!”白起冷喝一聲,白暉很無奈的停下了腳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