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相是什么? 白起只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臣以為,韓魏真正的目標(biāo)是邯鄲,若趙國丟了邯鄲,無論有任何的謀化都是無用。而趙國真正的目標(biāo),臣猜測有可能是野王。” 白暉問道:“那么會不會是趙國故意來迷惑我們的。” “有這個可能,只是趙國若為了衛(wèi)國,或是上黨,根本就沒必要作這樣的布局,只需要從中牟派出精銳突襲長平,那么退可守,進可攻,根本就不需要在上黨作戰(zhàn),得長平……”白起沒再說下去。 長平是一塊重中之重的戰(zhàn)略要地。 白起搖了搖頭:“王上,臣以為趙國真正想作的事情并非是一戰(zhàn)吞并魏韓,而是分化魏韓。以衛(wèi)國為誘餌,讓魏國得到衛(wèi)國。然后攻占韓國的野王,再與魏國談判,以退讓衛(wèi)國以及漳水之地,換取魏趙結(jié)盟。” “這怎么可能?”魏冉站了起來:“野王對于趙國來說是一塊飛地。” “不!”白起搖了搖頭:“這不是一塊飛地,野王雖然在外,但補給卻非常容易,因為野王緊鄰著洛邑,以洛邑不關(guān)城門自由通行這一條,野王不會被包圍。除非我秦國出兵,否則誰都拿野王沒有辦法。” 魏冉也走到地圖前:“若野王丟了,那么韓國……” 地圖上展示的很清楚,洛邑以西在秦國手上控制著,洛邑則在白暉手上也等同于被秦國控制。若野王被趙國得到,那么韓國就會被一切兩半,以大河為線。 秦王看清了,隨后問道:“武安君的意思是,此次是趙、魏合謀,要對付韓國?” “臣以為這樣的可能性很大,臣思考過。當(dāng)時臣與白暉在雁門關(guān)作戰(zhàn),臣之弟在邯鄲派的細(xì)作少說也有五十人,齊地不少于五百人,怎么可能魏國都知道趙國的廉頗離開齊地回邯鄲,而白暉卻不知道。” 白起說完后看著白暉:“白暉,你說呢?” 白暉點了點頭,又看向了范雎。 范雎上前:“臣也認(rèn)為這個情報古怪,魏王赴趙是臨時起意,怎么可能比我家大河君還更早的知道消息。” 田不禮的事范雎沒講,這一個巨大的機密,沒有白暉的允許,他只會說在邯鄲安插了足夠可靠的細(xì)作。 第(1/3)頁